那些看似遙遠的科學技術,竟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遙感與我們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一批批新的科學技術紛紛涌現,科研成果也逐步轉化為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技術、超算技術、遙感技術等,這些看似遙遠的科學技術,其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隨著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建設完善,它的應用市場越來越大、定位精度越來越高。今年4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ofo小黃車合作,借助北斗導航定位技術,進一步優化ofo電子圍欄定位技術,并且利用定位和大數據技術智能劃定虛擬的規范停放區域,從而實現車輛更精細的運營管理,規范用戶停放行為,還可向政府提報禁停區及推薦停放區的規劃方案。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今年6月,經過初始服務測算顯示,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可以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毫米級的服務,將滿足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的需求。 自2015年開始,中科院遙感與地球研究所水環境遙感研究團隊支撐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圍繞典型城市黑臭水體遙感監測與評價開展研究工作。今年4月,在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年會上,“遙感技術首次輔助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入選2016年度中國遙感領域十大事件。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遙感手段在黑臭水體監測和評價方面具有范圍廣、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可以為全國城市黑臭水體的篩查、治理過程監督和整治效果評價提供依據,水環境遙感研究團隊的研究工作為全國城市黑臭水體的篩查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作為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問鼎世界超算之最后并沒有停下腳步,將產學研結合樹立為新方向,成為多個產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入冬以來,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天氣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在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研究人員們與中國氣象局等單位合作,正致力于利用“天河一號”開展霧霾天預警預報。研究人員表示,只需2個多小時就能算出最長未來5天的預報數值,最高網格精度達2到3公里。目前,“天河一號”已經滿負荷運行,每天運行的計算任務超過1400個。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