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測量方案(榮烏高速)
一、工程概況
榮烏高速公路十七溝至大飯鋪段第三合同段始于K72+000順接第二標段,路線詳細設置特大橋依次跨越天和煤炭堆場鐵路、大準鐵路及水源路折向西南,設置永興互通,終點位于張家圪旦村,樁號K74+700。路線全長2700m。
二、測量技術規范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
《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范》 JTG/T D60-01-2004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J041-2000
《公路勘測規范》 JTG C10—2007
三 、施工控制測量等級
本標段首級控制點的等級為一級導線,導線點編號分別為 : D79 、1#、2#、3#,為了便于施工測量控制,我們延大準鐵路特大橋的走向加密了3個導線點和7個水準控制點。
1 、施工控制測量等級是在首級控制網下加密的,加密等級精度要求按照 《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 精密導線測設。具體要求見下列表 1. 2 、精密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表 1
平均邊長( m ) |
導線總長 (km) |
測距中誤差 (mm) |
測距相對中誤差 (mm) |
測回數Ⅰ級全站儀 |
方位角閉合差 ( ″ ) |
全長相對閉合差 |
相鄰點的相對中誤差 (mm) |
500 |
≤6 |
≤14 |
1/35000 |
2 |
1/17000 |
± 14 |
四、人員設備配置
大準鐵路特大橋測量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測量工作,它要求控制測量及施工放樣精度高,我單位對測量工作非常重視,派遣 經驗豐富 的測量工程師負責測量工作,并配備進口高精度的測量儀器,以滿足工程施工測量精度要求。
1 、儀器設備如下表
設備 |
型號 |
精度 |
數量 |
全站儀 |
GTS-102N |
0.5 秒 |
1 |
水準儀 |
DZS3-1 |
0.89mm /km |
2 |
鋼尺 |
|
|
2 |
2 、人員組織
由我公司的名測量工程是和我項目部的名測量工程是組成。
組長:付志勇 組員:姚俊、康建平、鄔旭明
五、控制測量
1、D79 、1#、2#、3#,為了便于施工測量控制,我們延大準鐵路特大橋的走向加密了3個導線點和7個水準控制點.
六、橋梁的放樣檢查程序:
橋梁控制加密導線的建立、復測
(復測合格,報監理復核)
↓
樁位放樣
(放樣時用坐標法,直接測放每排兩端的樁,及中間的一個樁用于復核,將放樣橋墩中心點與導線點進行聯測,誤差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工序施工。放完后用鋼卷尺進行幾何尺寸檢查,并利用跨度進行檢查。)
↓
樁位竣工驗收
↓
承臺基坑標高驗收、承臺模板放樣
(可測設承臺十字線或直接測放承臺的角控制點,便于模板拼裝 和檢查)
↓
承臺模板檢查、承臺頂面標高放樣
↓
承臺竣工驗收,立柱放樣
(結構尺寸較小直接測放立柱的中心坐標)
↓
立柱模板檢查
(平面位置直接測中心坐標,標高用水準儀傳遞高程法,然后用承臺頂面高程加模板長進行復核,雖然立柱頂面高程允許誤差為≤±
↓
立柱竣工、蓋梁底板放樣
(可用坐標法,直接測放蓋梁的四個角坐標)
↓
蓋梁模板檢查
↓
蓋梁竣工驗收
↓
橋梁貫通測量
(調整基礎施工造成的施工誤差)
↓
墊石放樣
↓
支座控制線放樣,檢查墊石標高
↓
支座安裝、驗收
↓
梁面標高驗收、橋梁中線放樣、橋梁附屬工程放樣
↓ 竣工資料的整理移交
七、放樣檢查制度:
7.1 放樣的每道工序,堅持“三級檢查”制度
總包施工放樣 分包施工放樣
不 精 ↓ ↓ 不 精
滿 度 其他方法復核 總包復測 滿 度
足 (滿足精度)↓(不滿足精度) (不滿足精度)↓(滿足精度)足
監理復測簽認
↓(滿足精度)
下道工序
7.2 全站儀坐標放樣時,采用第三控制點進行檢核和幾何尺寸復核方法相結合,臨時支導線放樣,必須閉合到其他導線點,或測量上次放樣點坐標檢核。
7.3 標高放樣,必須閉合到其他水準點檢核,特別大批量放樣標高,用拉線的方法檢核。
遵循以上檢查制度,做到放樣的自我復核,避免坐標放樣全站儀輸錯數字,標高放樣的讀數錯誤,使用控制點點位錯誤,同時可以檢查控制點是否沉降或位移。
八、 施工測量內外業資料要求
8、1 首先必須對圖紙會審,理解設計意圖,對線性要素、中樁坐標復核,對全線標高根據圖紙提供的要素進行復核, 校算建筑物輪廓控制點數據和標注尺寸,作好會審記錄,對錯誤或疑問及時聯系設計院明確。
8、2 加強對圖紙的管理,對于設計變更部分,在原圖用紅筆標注,通知所有測量人員,圖紙應標明有效或無效;必須按正式設計圖紙、文件、修改通知進行測量放樣,不得憑口頭通知和未經批準的圖紙放樣。
8、3 內業計算資料必須做到兩人復核,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復核,可用Auto cad繪出整個工程的平面圖,和數學計算相結合的方法復核。
8、4 測量記錄本,根據實際情況,按分項工程或里程分冊使用,標明放樣檢查內容、儀器、放樣基準點、讀數記錄及施測人員。
8、5 報驗資料及時,并標明放樣控制點與放樣構造物的坐標、標高關系。
8、6 每次檢查前,預備檢查資料,每分部、分項工程完成檢查后,進行資料整理,歸檔管理。
九、大準鐵路特大橋施工測量的重點難點
工序誤差的控制調整
施工中按照橋梁的放樣、檢查程序,對每一道工序進行跟蹤放樣和竣工驗收,可避免上道工序誤差對下道工序施工的影響, 平行施工各道工序的誤差積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驗評,采用提前制定預防措施,提前控制的方法。
十、精密高程加密點布置方法
1 、高程控制點復測精度評定按照一級水準測量技術規范要求,加密點精度要求及觀測方法按照精密水準測量技術規范要求,觀測路線按照附合或閉合路線往返觀測。
2 、高程加密點應充分利用施工區域的導線點及城市水準點,這樣便于長期保護和方便使用。
3 、加密水準點間距平均控制在 300m 左右,點位應選在離施工場地變形區域以外穩固的地方,墻上水準點應選在永久性建筑物上。
4 、水準點點位應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加密點詳細位置見后附 ( 加密水準點路線布置圖 ) 。
5 、 水準點觀測應在標石埋設穩定后進行,觀測時間可選在上午或下午進行。
6 、 繪制點之記,必要時設置指示樁。
十一、施工測量
在接到施工設計圖紙后,對線路的平縱設計參數、承臺中心設計坐標、跨徑、梁長、墩臺構造尺寸認真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高程復核從路面頂設計中心標高往下部推算(復核時一定要注意支承墊石和支座的厚度)與樁基底標高相吻合。在復核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向監理、測監中心、設計單位作出書面匯報。
本合同段施工測量主要高架施工測量,所有部位的放樣均采用全站儀坐標法。儀器設置測站均采用已知站方法。
高架施工測量
1. 應先進行高架線路地面中線的測設 , 中線點的橫向允許誤差應在± 10mm 之內。
2. 根據地面中中心點來控制橋墩樁位中心 , 橋墩間距的允許誤差應在± 10mm , 各跨的縱向累積允許誤差應在± 10 √ n mm(n 為跨數 ) 。
詳細測設如下:
1 、樁基施工測量
1.1 首先對樁基中心進行測量定位。
1.2 待鉆機就位后對鉆機的中心進行復測,檢查鉆機中心是否與樁位中心重合,檢查偏差控制在±5cm 。
1.3 測量出護筒頂面標高,以便控制樁頂混凝土澆筑標高。
1.4 在承臺基礎施工時,測量出樁位的實際位移偏差,縱橫向偏差不大于± 50mm 。
2 、 承臺、墩柱施工測量
2.1在基礎開挖打完混凝土墊層之后,用全站儀放出承臺的四個角點,然后用施工線往外沿出2cm拉出一個控制承臺位置的橫縱線,彈上墨線,然后立模。。
2.2 承臺模板支立完畢后定位出墩柱預埋鋼筋位置的縱橫向軸線,定位誤差控制在± 5mm 。
2.3 在承臺模板上測量出承臺頂標高,以便控制承臺頂混凝土澆筑標高。
3 、墩柱施工測量
3.1 承臺施工完畢后,在承臺頂面上放樣出墩柱的縱橫向軸線,定位誤差控制在± 5mm 。
3.2 測量出承臺頂面標高,計算出承臺頂面與墩柱頂的高差,及時提供給現場技術員,以便準確的計算出墩柱的實際高度,更好的指導施工。
3.3 墩柱模板垂直度控制采用普通的錘球法。
3.4 墩柱模板支立好后用全站儀復測模板頂的縱橫向軸線偏差,偏差控制在± 5mm ,復測值超出允許范圍應督促工程隊重新調整。
3.5 墩柱頂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采用常規的倒懸掛鋼尺配合水準儀,測量出模板頂標高。
4 、支承墊石、支座施工測量
支承墊石和支座是施工測量的關鍵控制部位,直接影響到現澆箱梁的整體質量,支承墊石的頂面標高誤差控制在± 2mm ,平整度控制在± 1mm ;控制支座安裝時一定要注意支座的方向,安裝誤差控制在± 2mm 。
5 、 現澆箱梁施工測量
4.1 首先放樣出每個墩頂的中心點,復測出墩頂的實際標高,超出規范規定要求的要進行處理。
4.2 采用常規的倒懸掛鋼尺配合水準儀,精確測量出墩柱頂標高,以方便箱梁底模標高的控制。
4.3 在現澆支架上測量出箱梁中心線和標高,以便控制寬度和標高,在標高調整時一定要考慮預拱度(預拱度數值在底模靜載沉降預壓試驗中得出)。
4.4 待調整到設計標高并固定好后,測量出箱梁的中心線,控制箱梁底模的鋪設寬度。
4.5 在底模上直線每 10 米、曲線每 5 米間距,測量出箱梁中心線和左右側模的邊線,并檢查底模的左中右設計標高和平整度,偏差均控制在± 10mm 。
4.6 在翼板底模上測量出橋面邊線;放樣出橋梁中心線,控制預埋鋼筋的位置;澆筑混凝土前測量出箱梁頂面設計標高,控制箱梁頂標高。
4.7 放樣出接觸網支柱預埋螺栓的位置,螺栓預埋位置要準確。
十二、質量保證
6.1 測量工作在施工中非常重要,它是指引施工的方向標。我們本著對工程負責、對單位負責、對個人負責的工作態度,認真的做好測量工作。
6.2 測量人員要定崗、定職、定員,分工明確。
6.3 測量主管要有責任心、上進心,對工作嚴格要求、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6.4 平面和高程控制點每三個月定期復核一次。
6.5 測量內業在辦公室提前計算專人復核,外業測量或放樣要換人操作儀器進行復核。
6.6 現場測量程序化 , 要做到對下進行技術交底、對上及時報驗。
6.7 施工放樣后要對放樣點及時進行護樁保護。
6.8 做好測量原始記錄,以便復核或檢查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并存檔。
6.9 儀器建立測站時,后視觀測方向不少于 3 個,以便復核。
6.10 測量儀器定期進行鑒定。
方案下載:http://pan.baidu.com/s/1GdPMW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