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測量方案
2013-11-20 10:42:03 來源: 測繪論壇
一 、編制依據
1 施工現場踏勘獲得的資料;
2 《新建古交汾河特大橋施工組織設計》
3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控制點資料。
4 《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2009)
二 、工程總概況
1、工程簡介
本橋為太原至興線鐵路工程(太原至靜游段)跨古交汾河特大橋,橋中心里程為DK41+281.2 ,橋梁采用5-32+3-24+16+8-32+2-24+12-32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不等跨布置,全橋長976.03m,中心里程DK41+281.2。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樁徑1.0m,樁長16-30m不等;橋臺采用單橋T型橋臺,0號臺、31號臺高10.33m;橋墩采用單線圓端形實體橋墩,1-30號橋墩高度6-13.5m不等;橋臺墩身檢查設備齊全。本橋分別位于R=609. 5、R=800曲線及-0.6‰、-1.9‰坡道上?拐鹪O防烈度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
三、測量工作分工
項目部工程管理部設置主管測量工程師一名,負責協調各架子隊接口處的測量工作,解決施工測量中的有關問題,定期對各項目分部測量組的測量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各架子隊區建立測量組,并指派測量負責人,負責所施工區段范圍內的各項施工測量工作。
主管測量工程師:
現場測量負責人:
現場測量組人員:
四、測量組人員職責
主管測量工程師
1.在工程部長領導下工作,負責項目工程的所有測量技術工作。
2.具體負責工程項目的交接樁,依據設計資料現場清點線路控制樁、基線樁表、水準點表等,并做好樁位狀況的檢查記錄,建立樁位標志,繪制樁位平面圖。
3.按照項目總工要求和工程部長安排,進行標段或項目工程的設計交接樁復核測量,并提交測量成果報告交工程部長審核,項目總工程師批復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實施。
4.負責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控制和放線測量,并進行書面交底。
5.認真貫徹執行測量成果復核制度。注意相鄰標段的貫通測量。
6.定期對標段或項目工程進行復核測量,確保結構位置正確。
7.負責收集整理各種測量資料,確保各項記錄真實、完整、準確。
8.負責測量儀器的管理工作,建立測量儀器臺賬,定期檢定和保養。
9.負責竣工測量工作并形成竣工測量書。
10.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測量工作。
現場測量負責人
1.在主管測量工程師領導下工作,負責所在工區的所有測量技術工作。
2.負責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控制和放線測量,并進行書面交底。
3.認真貫徹執行測量成果復核制度。注意相鄰標段的貫通測量。
4.定期對所在區段工程進行復核測量,確保結構位置正確。
5.負責收集整理各種測量資料,確保各項記錄真實、完整、準確。
6.負責測量儀器的管理工作,建立測量儀器臺賬,定期檢定和保養。
7.協助主管工程師進行竣工測量工作并形成竣工測量書。
8.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測量工作。
現場測量組人員
1.在現場測量負責人領導下工作,進行所在工區的所有測量技術工作。
2.協助測量負責人進行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控制和放線測量,并進行書面交底。
3. 協助測量負責人完成各項測量內外業工作。
4.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測量工作。
五、測量工作基本要求
1施測原則
(1)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
(2)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4)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
(5)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2準備工作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
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坐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
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標高,對比承臺、墩臺身及上部結構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

六、施工測量工作程序
七、施工測量工作
1、導線、高程復核測量
(1)在實施性施工組織中編寫橋梁測量方案,將實施方案上報監理工程師,
經審核通過后實行。

(2)樁位接受時執行現場交接樁制度,在接收測量資料后,會同業主與測量監理,交接雙方在現場對每一樁位進行確認,檢查樁點的現場標注與所交資料是否一致,檢查樁點的牢固性。
(3)樁點接收后根據測量程序立即對所交樁進行復測,檢查精度是否合格,將測量結果報告監理,按回文精神確定下一步工作。



1 墩臺縱橫軸線的確定;2 基坑開挖及墩臺擴大基礎的放樣;3樁基礎的樁位放樣;4 承臺及墩身結構尺寸、位置放樣;5 墩帽及支座墊石的結構尺寸、位置放樣;6 各種橋型的上部結構中線及細部尺寸放樣;7 橋面系結構的位置尺寸放樣;8 各階段的高程放樣。根據《鐵路工程測量規范》要求:平面位置放樣采用極坐標法、多點交會法等。由于全站儀的普遍普及及應用本工程擬采用極坐標法放樣用多點放樣的方法進行校核;高程放樣采用符合水準測量方法。且滿足下表要求
類別
|
測量內容
|
測量允許偏差(㎜)
|
灌注樁
|
基礎樁位
|
40
|
3、橋梁下部結構測設方法及精度要求
根據設計圖紙給定承臺數據計算現場放樣所需數據(縱橫軸線),數據必須經過第二人復核方可使用。放出縱橫軸線后將全站儀架設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根據軸線放出承臺邊線,指導承臺開挖、模板架設。承臺施工完畢后根據軸線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對墩臺進行施工。橋梁墩臺竣工后,應測定其中心的實際坐標及其間的實際距離,進行水準測量,建立墩臺頂上的水準點,檢查墩臺頂各處和墊石的高程,丈量墩臺各部分的尺寸,繪制竣工平面圖,編制墩
臺中心間距和墩臺頂水準點高程一覽表,為架設上部結構提供資料。其放樣點位偏差必須滿足下表要求:

類 別
|
測量內容
|
測量允許偏差(㎜)
|
|
承 臺
|
軸線位置
|
6
|
|
頂面高程
|
±8
|
||
墩臺身
|
軸線位置
|
4
|
|
頂面高程
|
±4
|
||
墩、臺帽
|
軸線位置
|
4
|
|
支座位置
|
2
|
||
支座處頂面高程
|
簡支梁
|
±4
|
4、質量保證措施
(1)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鐵路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
(2)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
(3)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
(4)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
(5)所有測量作業完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上質量總監和責任工程師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
(6)自檢時,對作業成果進行全數檢查。
(7)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間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
(8)滯后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應與超前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進行聯測,并對聯測結果進行記錄。
(9)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
5、竣工測量
(1)主要包括貫橋梁通測量、橋梁結構竣工測量。
(2)采用的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圖式等應與原施工測量相同。
(3) 竣工測量時,對于施工中無變動的項目應采用調查和檢測的方法。對于已變更施工設計的項目應按實際位置進行竣工測量?⒐y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應與施工測量相同。
(4)竣工圖應正確反映竣工工程物的位置、高程以及形狀、材質等內容,并能作為工程驗收的重要技術資料。
(5)竣工測量成果超過設計限差時,除應在現場明顯標示外,還應上報項目部。
(6)竣工測量完成后提交下列成果:
竣工測量成果表;竣工圖
;竣工測量報告。

(7)竣工測量作為工程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嚴格按規范實施,確保其準確性、標準性。
八、資料整理歸檔
1、測量工作各項記錄要求記注明顯,沒有涂抹,計算成果和圖標準確清楚,所有測算資料要簽署完善,未經復核和驗算的資料不得使用。
2、一切觀測值與記事項目必須在現場核對清楚,不得憑回憶補記測量成果?刂茰y量應至少兩人同時記錄。
3、測量記錄應用統一表格,并注明頁次、觀測者、記錄者、日期、天氣及測量儀器。
4、測量原始記錄、資料應收集管理齊全并按類、按項派專人管理,以備查閱。
5、各種重要放樣記錄。交接樁記錄及竣工測量資料應隨竣工文件統一移交。
九 、測量儀器管理
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
2技術室要按貫標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測量儀器臺帳。
3測量隊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保證儀器的完好性,始終處于正常使用狀態,并定期進行保養。
4測量儀器應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具有檢驗合格證,鑒定周期滿后,要及時送檢校驗。
5測量所使用的儀器精度要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6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
7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
8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好設,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
9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
10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
11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
12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
13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
十、注意事項
(1)開工前,呈報測量方案,經監理審批后方可實施。
(2)施工過程中,測量組要進行施工放樣、定位測量,重要樁點護樁測量,工序間檢查復核測量及樁點保護。
(3)復測、定位測量、控制測量和竣工測量的內業成果資料要正確、齊全、完整,并由測設人、復核人簽字,由技術室歸檔管理。
(4)測量成果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復核簽字通過后方可使用,否則不能使用。
十一、主要測量儀器表
主要測量儀器表:
序號
|
名稱
|
制造單位
|
規格型號
|
等級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1
|
全站儀
|
萊卡
|
TC802-2”
|
|
套
|
1
|
|
2
|
瑞得R90
|
瑞得
|
R90
|
|
臺
|
1
|
|
3
|
水準儀
|
北京
|
DSZ2
|
|
臺
|
1
|
|
4
|
銦鋼尺
|
珠峰
|
2m
|
DSZ3
|
把
|
2
|
|
5
|
塔尺
|
南方測繪
|
5m
|
|
把
|
2
|
|
6
|
鋼卷尺
|
通達
|
50m
|
|
把
|
1
|
|
7
|
對講機
|
MOTOROLA
|
GP88s
|
6km
|
臺
|
5
|
|
方案全文下載:http://pan.baidu.com/s/1kV6bT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