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汽車廠 -- 總裝車間測量方案
2013-11-25 22:11:50 來源: 測繪論壇
一、編制依據
1、施工圖紙(249.23A5G712A-01)
2、測量成果(甲方提供);
3、國家現行的《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4、山東省《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
5、北汽福田濰坊多功能汽車廠——總裝車間《施工組織設計》;
二、測量準備工作
1、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圖紙的各有關數據,如總平面圖的定位尺寸,建筑物的軸線尺寸、基礎圖的各部位尺寸等,在熟悉圖紙時應隨時做好記錄,以便隨時使用。現場勘察,全面了解現場的水文地質、地形、地貌情況,檢測所給定的原有測量控制點。平整清理施工現場,以便進行測設工作。
2、檢查校正 測量儀器:如經緯儀、水準儀、鋼尺等檢測周期為一年,在使用前應做好校正工作以保證測量精度。
3、制定測設計劃:按照施工進度要求,精度要求。制定測設方法和測設計劃、測設數據計算和繪制測設草圖。
三、工程概況
見下表:
序號
|
項目
|
內容
|
1
|
工程名稱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多功能汽車廠
|
2
|
建設單位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3
|
勘察單位
|
北京昆侖利時勘察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
4
|
設計單位
|
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
|
5
|
監理單位
|
山東威達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
6
|
建筑面積
|
55656.06平方米
|
7
|
地理位置
|
山東省濰坊高新區
|
8
|
建設工期
|
|
9
|
質量目標
|
合格
|
本工程±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7.850m,設計室內外高差0.3m。
四、施工測量依據
1、工程定位坐標點
由測繪部門直接給定控制樁點3個,位置見附圖,其坐標值如下表:
序號
|
坐標
|
|
X
|
Y
|
|
a
|
|
|
b
|
|
|
c
|
|
|
2、高程控制點
甲方提供高程點
點號 高程
A 37.744
B 37.655
引入的高程控制點位做法及保護措施:將長80cm的50*80木方垂直植入50cm,挖直徑500mm、深200mm的地坑, 澆筑C25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把高程引入,用紅漆做好標識。在高程點周圍用磚砌筑圍護,并蓋好防雨設施。
3、測量放線的基本要求
1)施工測量放線應嚴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 (以下簡稱《規程》及國家規范的有關要求)
2)基坑開挖前應做好三通一平工作,與規劃部門交接好紅線樁,并及時校測,發現問題盡快與測繪部門聯系解決,同時還應做好紅線樁的保護工作。
3)施工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測量儀器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進行檢定和管理。
五、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
1、凡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測量儀器均應進行計量檢定。鋼尺需經國家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普通光學經偉儀、光學水準儀及50米鋼尺需經區級計量檢定部門進行檢定。
2、校核圖紙、了解設計意圖
1)總平面圖的校核。內容包括:建筑用地紅線樁的坐標、角度和距離的校核;建筑物定位依據及定位條件的校核;豎向設計校核。
2)建筑施工圖紙的校核。內容包括:建筑物軸線的幾何關系;平、立、剖面節點大樣的幾何尺寸;各層相對高程與總圖是否對應。
3)結構施工圖紙的校核。內容包括:校核墻、柱及梁等結構的尺寸校核;校核結構圖與建筑圖、設備圖是否對應。
3、紅線樁、水準點的校核
1)根據總平面圖及地釘樁通知單對紅線樁的原始依據進行校核。
2)校測紅線樁的距離、夾角及坐標。
3)校測水準點的高差(業主提供的水準點不少于兩個)。
4、編制施工測量作業指導書
施工測量作業指導書是全面指導測量放線的具體依據,它包括測量階段及測量部位在施測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儀器及放樣數據。
5、與甲方辦理紅線樁、水準點及相關測量原始資料的交接手續。對移交后的樁點進行妥善保護,防止樁點受到擾動破壞。
六、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
測量工作是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測量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是工程能否按時交付使用的必要保證。
1、人員組織
組建一支測量專業隊伍,在工程經理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負責整個工程的測量與驗線工作。組測量,負責土建施工期間的日常測量工作;驗線組,負責各項測量放線的檢查驗收工作。
2、測量儀器配備(見下表)
儀 器 名 稱
|
精 度
|
數 量
|
經 緯 儀
|
±2〃
|
1臺
|
水 準 儀
|
DS3
|
1臺
|
50米鋼尺
|
一級
|
1把
|
計 算 機
|
|
1臺
|
3、測量記錄管理
各項測量記錄要做到原始真實、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記錄應當場填寫清楚,不允許轉抄撰寫,要保持記錄的原始性,并妥善保管在工程結束后交有關部門保存。
4、測量計算
測量計算工作要做到依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結果可靠,在計算過程中要做到步步有校核,校核應視具體情況采用復算校核、總和校核、幾何條件校核及變換計算方法校核。
5、驗線
驗線工作的依據應原始、正確、有效;驗收的精度高于施測的精度;驗線工作在人員、儀器及測法上應與放線工作不相關,獨立進行;驗線的部位主要包括關鍵環節與薄弱部位。
七、基礎結構施工測量放線
1、依據紅線樁點測設建筑物控制網,樁點盡量布置在遠離基坑、土質較穩定、通視情況良好的地方。在控制網外廓線上測設控制地下結構外墻的控制線和建筑物主軸線,同時應注意避開結構墻、柱,以便向基坑投測軸線。
2、建筑物控制網經自檢和監理驗收后,緊鄰紅線的控制線須申請規劃部門驗線,驗收合格后方可破土動工。
3、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點與平面控制網點布置在同一樁點,從而保證建筑物旁有二至三個高程控制點,以便向各施工部位引測標高時進行附合水準路線校核。
4、墊層施工完成后,依據建筑物控制網向墊層上投測建筑物上廓主軸線,投測前應先核對建筑物控制網點是否有變動。投測后應在墊層上校核軸線間距、軸線夾角及對角線尺寸,基礎長度或寬度在30m~60m時,允許誤差±10mm,基礎長度或寬度在60m~90m時,允許誤差±15mm對角線尺寸誤差為邊長誤差的√2 倍,外廓軸線間的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
八、±0.00以上結構施工測量放線
1、施工至首層樓板時,將建筑物控制點由室外引至外墻,首層以上各層的軸線由控制點采用全站儀投測垂線法向上引測,引至外墻的控制點。在各樓層或施工段上形成閉合圖形,投測后必須校核邊長和夾角,邊長相對中誤差1/8000,測角中誤差±24″。
2、高程控制應由首層標高控制線向上引測,每次引測均應由首層開始垂直向上用鋼尺量距,同樣要注意懸掛標準重物,并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每次引測還應由首層三個不同地方向上引測,然后在同層進行閉合校核,校核無誤后進行閉合調整,經監理驗收后方可使用。標高引測時應注意層高和全高的控制,層高允許誤差±3mm,全高±15mm。
九、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
1、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
2、所有質量活動均應按照《工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以及實測細則文件規定的程序進行。
3、測量作業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范》進行。
4、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測量儀器必須全部經檢驗校核后再使用,并設專人保管,專人使用,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5、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
6、依據甲方提供的“坐標成果單”及總平面圖、基礎平面圖,制定工程定位放線平面圖,復核原基礎平面圖細部尺寸,內部復測之后,經監理單位復測驗收。
7、必須認真執行現場測量放線簽證的有關程序,放線人員進行各部位的放線和自檢,項目主管師組織復驗后,報審監理單位復驗,未經監理單位驗收簽證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
8、控制點選在通視良好,利于長期保存的地方,并埋設混凝土固定樁。
9、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
10、軸線放完后要求進行閉合檢查。每一項測量工作都要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
十、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
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
2、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常進行自檢。
3、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
4、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禁止置于有震動的車上。
5、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拭,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
6、儀器現場使用時,測量員不得離開儀器。
7、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