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軟件園測量方案
第 1 節 準備工作
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
一、現場勘察
到現場了解工程位置,核實測量基準點是否穩固,通視條件如何,勘察場區情況及周邊情況,作好勘察記錄。工程開工前進行工程現場標高測量,并將所得到的資料按業主要求制成圖紙,上報業主方進行審查。
二、測量人員組織
考慮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測量的復雜性,對專業測量技術人員要精挑細選,反復審核,要求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操技術;計算思維縝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種復雜的計算。并對所有施測人員進行:專業技術交底、安全技術培訓、環保培訓等。
測量人員組織表
職務
|
人數
|
崗位責任
|
具備的條件
|
測量負責人
|
1名
|
工作組織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
|
具有大型群體工程施工經驗,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
|
測量員
|
3名
|
測量放線操作
|
從事測量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
|
三、測量設備調配
要做好施工測量控制的工作,儀器是保證。考慮到本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量大,因此我們選用了先進的、高精度的儀器,以滿足工程的需要,并對下列進場的儀器進行檢查。
測量設備調配表
序 |
設備名稱 |
精度指標 |
數量 |
用途 |
1 |
電子全站儀 |
角度±2〞 距離±( |
1臺 |
場區平面控制 |
3 |
徠卡NA720水準儀 |
± |
2臺 |
標高抄測 |
4 |
經緯儀 J2 |
±2″ |
2臺 |
施工放樣 |
5 |
激光經緯儀 DJJ2-2 |
±2″ |
2臺 |
內控點豎向傳遞 |
6 |
|
± |
2把 |
施工放樣 |
第 2 節 測量控制系統建立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廣,施工場區面積較大,結合現場情況,本工程控制網分兩級測設,Ⅰ級場區控制網和Ⅱ級建筑物控制網,以此保證工程施工精度。控制網的作用主要是滿足施工放樣精度;并且將設計的建筑物轉移到平面上;還可以作為竣工檢查驗收建筑物位置和編測竣工總平面圖的控制依據。
一、場區控制網
將業主提供的高級點作為,場區控制。
業主提供的測量成果: 北京市順義區規劃測繪設計所,2011普測035
點號 |
距離 |
坐標 |
高程 |
備注 |
|
|
X |
Y |
|
||||
|
|
|
|
32.065 |
|
|
191.404 |
||||||
K2-1 |
|
|
32.118 |
|
||
54.127 |
||||||
K2-2 |
|
|
32.119 |
|
||
|
|
測量人員接到業主提供的坐標成果后,利用測角精度為 2″,測距精度為:±(
二、建筑物軸線控制網
1 .控制網布設原則
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避免放樣誤差的積累;
2)、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以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相同;
3)、場區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以及各施工段的劃分等因素進行;
4)、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5)、因條件限制,埋設在變形影響范圍以內的控制點,應每月進行復測。
2 .軸線控制網的測設
本工程的首級控制樁由測繪部門測定,在接到測繪部門提供的控制樁放線成果后,測量人員首先使用電子全站儀對控制樁位進行校測,誤差合格后作為定位依據。
軸線控制網的測設是以場區控制網為基準,根據建筑物的平面形狀、軸線布置結合測量方法采用全站儀以直角坐標定位的方法測設出建筑物主軸線的控制樁,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作為該建筑的軸線控制網。
方案全文:http://pan.baidu.com/s/1ek2SW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