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頭隧道工程測量施工方案(中鐵二十二局)
1.編制依據
(1)《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統(GPS)鐵路測量規范》,TB/10054-97;
(3)《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T12897-2006;
(4)《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
(5)《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
(6)《金華至溫州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施工圖》
2.工程概況
大板頭隧道為鐵路雙線隧道,采用無砟軌道,無砟軌道結構高度為51.5cm,左右線間距4.6m,全長3716m,進出口里程分別為DK107+440,DK111+156。隧道出口段DK110+262.72至出口位于右偏曲線上,左、右曲線半徑分別為R=5500m、R=5495.4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線上。隧道內設人字坡,分別為4.082‰(坡長1210m)、-3.8‰(坡長2506m)、隧道DK108+571.18~+728.82段為圓曲線型豎曲線,半徑為20000m。進口內軌頂面設計標高為69.262m,出口內軌頂面設計標高為64.693m;進出口均采用斜切式洞門,采用進出口雙向掘進。
本隧道圍巖有Ⅱ、Ⅲ、Ⅳ、Ⅴ級四種,進出口段均為Ⅴ級圍巖。
本隧道地貌單元位于低山區,地形起伏大,地貌標高在70~580m間,山體自然坡度約為25°~55°,基巖較多出露,植被發育。多位灌木叢、松林及桔樹,村莊零星分布,隧道進口較為平緩,自然坡度10°~20°,位于青田縣石帆鎮,右側40m為金麗溫高速陽山隧道洞口;隧道出口地勢陡峻,山體自然坡度約為40°~55°,位于青田縣錦水鎮。
3.測量總體組織
3.1 測量人員組織機構
分部工程部設測量班,隧道工區設測量組,綜合素質能達到獨立勝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測量和隧道放樣的水平。測量班和工區測量組實行班(組)長負責,測量班負責對隧道工區施工測量工作進行指導,測量組長為隧道施工及時提供定位和服務。我分部實行二級級復合制度,平面測量和導線點的布控由分部測量班完成,并按開挖進度情況進行復檢,測量班長負責測量組測量過程的監督和測量成果的復核,隨時做到監控測量,測量組在測量時加強自檢自核。
3.2 測量工序流程
①、平面控制測量
②、高程控制測量
③、放樣洞內開挖斷面、鋼支撐定位
④、放樣襯砌斷面
⑤、貫通測量
方案全文: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