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新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歸檔與移交、介質與拷貝、保管與維護、使用與運輸、銷毀,以及附錄A(規范性附錄)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檔案建(歸)檔檢驗登記表、附錄B(規范性附錄)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檔案移交文據和附錄C(規范性附錄)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檔案日常維護登記表
測繪新標準(12)
GB 21139―2007《基礎地理信息標準數據基本規定》。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本標準從數學基礎、數據內容、生產過程和數據認定4個方面規定了基礎地理信息標準數據的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基礎地理信息標準數據的生產、認定和使用。
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數學基礎的要求、數學內容的要求、生產過程的要求,以及數據認定的要求。
GB/T 21336―2008《地理信息 質量評價過程》(ISO 19114:2003,MOD)。本標準的目的是按照GB/T 21337―2008《地理信息 質量原則》說明的質量基本元素,對地理數據量化質量信息的評價程序提供指南。
本標準規定了確定和評價數字地理數據集質量的主要程序,與GB/T 21337―2008定義的數據質量基本元素一致。本標準確立了評價和記錄數據集質量結果的內容框架,以作為數據質量元數據的一部分,或作為質量評價報告的內容。
本標準可用于數據生產者提供數據集符合相應產品規范程度的質量信息,也可用于數據用戶確定數據集是否具有足夠好的質量,以滿足他們特定的應用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數字地理數據,其原理也可擴展用于許多其他形式的地理資料,如地圖、圖表和文檔。
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一致性、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縮略語、數據質量評價過程、數據質量評價方法、數據質量評價信息的記錄,以及附錄A(規范性附錄) 抽象測試套件、附錄B(資料性附錄) 質量評價過程的應用、附錄C(資料性附錄) 動態數據集中質量評價過程的應用、附錄D(資料性附錄) 數據質量度量示例、附錄E(資料性附錄) 應用于地理數據集的抽樣方法指南、附錄F(資料性附錄) 專題準確度和完整性檢測示例、附錄G(資料性附錄) 完整性與專題準確度度量和記錄示例、附錄H(資料性附錄) 綜合數據質量結果的示例、附錄I(規范性附錄) 質量評價報告記錄質量信息、附錄J(資料性附錄) 綜合數據質量結果和附錄K(資料性附錄) 數據質量度量組成部分。
GB/T 21337―2008/ISO 19113:2002《地理信息 質量原則》(ISO 19113:2002,IDT)。本標準的目標是提供描述地理數據質量的基本元素和處理地理數據質量信息的概念。
8/16 首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尾頁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