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放線工試題
2013-07-04 21:27:13 來源: 測繪網
一、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在括號內打×)。
1、閱讀建筑施工圖,應該“先細后粗,先小后大”。( × )
2、hAB=-1米,代表A點比B點低1米。( × )
3、水平角測量時,目標點越近,對中誤差影響越大。( √ )
4、經緯儀的對中是為了將水平度盤的中心與通過標志中心的鉛垂線重合。( √ )
5、測量坐標與施工坐標換算的目的是使施工坐標系的坐標平行于建筑物的軸線。(√ )
6、1弧度等于角度的秒值是206265。( √ )
7、地形圖的比例尺分母越大,則反映地表越詳細。( × )
8、施工控制網是作為工程施工和運營管理階段進行各種測量工作的依據。( √ )
9、確定直線與標準方向的關系的工作,稱為直線定線。( × )
10、水準測量中水準標尺不垂直時,讀數偏小。( × )
11、建筑物沉降觀測中,建筑物四周角點可不設沉降觀測點。( × )
12、設計總平面圖可以代替竣工總平面圖。( × )
13、裝配式建筑物的測設精度高于非裝配式澆灌施工建筑物( √ )
14、在距離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相對誤差( √ )。
15、經緯儀盤左、盤右觀測豎直角,其平均值能消除豎盤指標差對豎角的影響。(√ )
16、測量工作對精度的要求是越精確越好。(× )
17、算術平均值是等精度觀測值的最可靠值。( √ )
18、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為等高線平距。( × )
19、測量誤差來源于儀器誤差、觀測者本身及外界條件的影響。 ( √ )
20、在水準測量中,注意前、后視距離相等可以消除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和地球曲率及大氣折光對高差的影響。 ( √ )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由( C )來表示的。
A、地理坐標 B、平面直角坐標 C、坐標和高程 D、高斯平面直角坐標
2、使用計算器進行三角函數運算時,首先應將角度單位置于( C )狀態。
A、GRAD B、RAD C、DEG D、DMS
3、在水準測量中,若后視點A的讀數大,前視點B的讀數小,則有( A )。
A、A點比B點低 B、A點比B點高
C、A點與B點可能同高 D、A,B點的高低取決于儀器高度

4.由一個水平角和一條水平距離測設一個點位的方法是( B )。
A、直角坐標法 B、極坐標法 C、角度交會法 D、距離交會法
5、如圖1所示,水準尺黑面讀數為( B )。
A、1520 B、1608 C、1692 D、1792
6、我國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m,該高度的起算面是( B )。
A、海洋水準面 B、大地水準面 C、假定水準面 D、山腳水平面 圖
7、在測量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縱軸為( C )。1
A、x軸,向東為正 B、y軸,向東為正
C、x軸,向北為正 D、y軸,向北為正
8、距離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較差 B、 相對誤差 C、閉合差 D、 絕對誤差
9、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 C )成正比例分配。
A、與測站數多少 B、與高差大小 C、與距離長短或者測站數多少 D、與距離長短
10、建筑施工圖中標注的某部位標高,一般都是指( B )。
A、絕對高程 B、相對高程 C、高差 D、海拔
11、在經緯儀照準部的水準管氣泡檢校過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準管平行于一對腳螺旋,把氣泡居中,儀器旋轉180度后,氣泡偏離一格多,說明( C )。
A、水準管軸不平行于橫軸 B、儀器豎軸不垂直于橫軸
C、水準管軸不垂直于儀器豎軸 D、視準軸不垂直于儀器橫軸
12.水準測量時,一測站讀完后視讀數發現圓水準器不居中,觀測者整平后接著觀測前視,這種操作程序(或處理方法)是( B )
A.允許的 B.絕對不允許 C.有時是可以的 D.必須的
13、在比例尺為1:2000,等高距為1m的地形圖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i=5%,
從坡腳到坡頂來選擇線路,其通過相鄰等高線時在圖上的長度和實際距離分別為( A )。
A、10mm和20m B、20mm和40m C、10mm和10m D、20mm和20m
14.在地形圖上,量得A、B兩點的坐標為:XA=100.Olm,yA=200.04m;XB=150.01m,
yA=150.04m,則AB距離為( B )。
A.50.00 B.70.70 C.100.00 D.141.42
15、龍門板上中心釘的位置應在( A )。
A、龍門板的頂面上 B、龍門板的內側面 C、龍門板的外側面 D、龍門板的底面
16、墻體砌到一定高度時,應該用水準儀在內墻面上測設一條水平錢作為施工及其它標高的依據,這條水平線在樓地層面上方( A )處。
A、50cm B、60cm C、70cm D、100cm
17、用角度交會法測設點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數據是( C )。
A、一個角度,一段距離 B、.縱.橫坐標差 C、兩個角度 D、兩段距離
18、安置光學經緯儀于A點,瞄準B點水平度盤讀數為325˚,現需測設30˚角于AB的左側,這時水平度盤讀數應為( A )。
A、295˚ B、30˚ C、355˚ D、60˚。
19、建筑基線主軸線點至少應不少于( B )個,以便檢查點位有無位移。
A、2 B、3 C、4 D、5
20、路線縱斷面水準測量分為( A )和中平測量。
A、基平測量 B、水準測量 C、高程測量 D、距離測量
21、利用GPS技術進行單點定位時,至少要同時接收到( 4 )顆衛星信號。
A、2 B、4 C、6 D、8
22、安置水準儀于某站,分別測得M、N、P、Q四點水準尺讀數為1.587,0.935,2.453,1.357。則由此可確定最高點是( B )
A、M; B、N; C、P; D、Q。
23、直線AB的象限角南東1°30¢,則其坐標方位角αAB( B )。
A、1°30¢ B、178°30¢ C、181°30¢ D、358°3
24、地形圖上加粗描繪的等高線稱為( C )。
A、首曲線 B、間曲線 C、計曲線 D、山脊線
25、在測距儀及全站儀的儀器說明上的標稱精度,常寫成±(A+B*D),其中,B稱為( C )。
A、固定誤差 B、固定誤差系數 C、比例誤差 D、比例誤差系數
26、建筑場地的平面控制,主要有建筑基線、建筑方格網和導線等形式;高程控制在一般情況下,采用 ( C )等水準測量方法。
A、二 B、三 C、四 D、五
27、水準測量中,用于對標尺截取讀數的是十字絲( B )。
A.豎絲 B.中橫絲 C.上絲 D.下絲
28、用測回法測水平角,各測回間改變度盤起始位置是為了消除( D )誤差。
A.視準軸 B.橫軸 C.指標差 D.度盤刻劃不均勻誤差
29、在進行水準測量時,由A點向B點進行測量,測得AB兩點之間的高差為0. 698m,且B點水準尺的讀數為1. 376m,則A點水準尺的讀數為( B )m。
A. 0.678 B. 2. 074 C. 0. 698 D. 1. 376
30、 下列誤差中( A )為偶然誤差。
A、估讀誤差 B、2C誤差 C、指標差 D、橫軸誤差
31、下列哪項不是等高線具有的特性( C )。
A、等高線不能相交 B、等高線是閉合曲線
C、山脊線不與等高線正交 D、等高線平距與坡度成正比
32、下列哪項不是“3S”技術( D )。
A、全球定位系統(GPS) B、地理信息系統 (GIS)
C、遙感系統(RS) D、數字攝影測量系統(DPS)
三、敘述題
1、觀測水平角時,為什么要對中、整平,應怎樣操作?
對中的目的是使儀器中心與測站點標志中心位于同一鉛垂線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儀器豎軸處于鉛垂位置,水平度盤處于水平位置。
1、打開三腳架,裝上經緯儀;
2、固定三腳架一腳,雙手持腳架另二腳并不斷調整其位置,同時觀測光學對點器十字分劃,使其基
本對準測站標志,踩實腳架;調節腳螺旋,使光學對點器精確對準測站標志;
3、伸縮三腳架(二腳),調平儀器,使圓氣泡居中;
4、調腳螺旋,精確整平儀器,并通過在腳架頭上移動儀器,精確對中。
5、有時必須反復上述三步的操作。

答:將經緯儀安置在A點(或B點)對中整平,標桿立在P點和B點,用測回法測出∠PAB,再將儀器架設在P點對中整平,后視A點將水平讀數歸零,順時針旋轉儀器,當水平讀數顯示為90°-∠PAB時,將儀器照準部鎖定,在儀器瞄準的方向上定出D點,PD連線即為垂直于AB的直線。
同樣將儀器架設在B點,也可完成該工作。
3、建筑場地平面控制網的形式有哪幾種?它們各適合于哪些場合?
答:施工平面控制網可以布設成三角網、導線網、建筑方格網和建筑基線四種形式。
①三角網 對于地勢起伏較大,通視條件較好的施工場地,可采用三角網。
②導線網 對于地勢平坦,通視又比較困難的施工場地,可采用導線網。
③建筑方格網 對于建筑物多為矩形且布置比較規則和密集的施工場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網。
④建筑基線 對于地勢平坦且又簡單的小型施工場地,可采用建筑基線。
4、選擇測圖控制點(導線點)應注意哪些問題?
選點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相鄰點間應相互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
(2)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于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的地方。
(3)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于碎部測量
(4)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其平均邊長應符合對應導線等級要求。
(5)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布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
5、如圖所示,某建筑物的室內地坪設計高程為45.000m,附近有一水準點BM3,其高程為HBM3=44.531m。現在要求把該建筑物的室內地坪高程測設到木樁A上,作為施工時控制高程的依據。請敘述整個測設過程。(假設后視讀數a為1.556m)
答:(1)前視讀數b=44.531+1.556-45=1.087
(2)調轉水準儀望遠鏡照準A木樁上的水準尺,上下移動水準尺,使水準尺讀數剛好為1.087米時,在水準尺底部打上紅色油漆記號,打好記號后復測一下,滿足要求即可。
6、試述使用水準儀進行坡度測設的方法。


(1)根據BM5點的高程、坡度iAB和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D,計算出B點的設計高程。

(2)按測設已知高程的方法,在B點處將設計高程HB測設于B樁頂上,此時,AB直線即構成坡度為iAB的坡度線。
(3)將水準儀安置在A點上,使基座上的一個腳螺旋在AB方向線上,其余兩個腳螺旋的連線與AB方向垂直。量取儀器高度i,用望遠鏡瞄準B點的水準尺,轉動在AB方向上的腳螺旋或微傾螺旋,使十字絲中絲對準B點水準尺上等于儀器高i的讀數,此時,儀器的視線與設計坡度線平行。
(4)在AB方向線上測設中間點,分別在1、2、3…處打下木樁,使各木樁上水準尺的讀數均為儀器高i,這樣各樁頂的連線就是欲測設的坡度線。
五、計算題
1、完成下表測回法測水平角的計算:(10分)
測站
|
豎盤位置
|
測點
|
水平度盤讀數
|
半測回角值
|
一測回角值
|
各測回平均值
|
O
|
左
|
A
|
00°00ˊ00〞
|
67°54ˊ36〞
|
67°54ˊ33〞
|
67°54ˊ36〞
|
B
|
67°54ˊ36〞
|
|||||
右
|
A
|
180°00ˊ40〞
|
67°54ˊ30〞
|
|||
B
|
247°55ˊ10〞
|
|||||
左
|
A
|
90°00ˊ30〞
|
67°54ˊ36〞
|
67°54ˊ38〞
|
||
B
|
157°55ˊ06〞
|
|||||
右
|
A
|
270°00ˊ36〞
|
67°54ˊ40〞
|
|||
B
|
337°55ˊ16〞
|
2.對某角度等精度觀測6測回,觀測值如下表1所示,求該角度的算術平均值、觀測值中誤差、算術平均值中誤差。(10分)
觀測次數
|
觀測值L
|
V
″
|
VV
|
算術平均值
x=[L]/n=82°19′21″
觀測值中誤差
m=±([VV]/(n-1))1/2=±8.3″
算術平均值中誤差
m=±([VV]/n(n-1))1/2=±3.4″
|
1
|
82°19′18″
|
+3
|
9
|
|
2
|
82°19′24″
|
-3
|
9
|
|
3
|
82°19′30″
|
-9
|
81
|
|
4
|
82°19′12″
|
+9
|
81
|
|
5
|
82°19′12″
|
+9
|
81
|
|
6
|
82°19′30″
|
-9
|
81
|
|
∑
|
|
0
|
342
|


BC邊坐標方位角:
αBC=126°34′20″+180°-238°48′40″=67°45′40″
BC邊象限角RBC:
北東67°45′40″
CD邊的坐標方位角:
αCD=67°45′40″+180°-165°26′30″=82°19′10 ″
CD邊象限角RCD:
北東82°19′10 ″
4.已知閉合導線內角的觀測如圖所示,試計算和調整角度閉合差并推算出各邊的坐標方位角。

點號
|
角度觀測值
°'"
|
改正數
°'"
|
改正后角值
°'"
|
坐標方位角
°'"
|
1
|
|
|
|
125 30 00
|
2
|
107 48 30
|
±00 00 12
|
107 48 42
|
|
53 18 42
|
||||
3
|
73 00 20
|
±00 00 12
|
73 00 32
|
|
306 19 14
|
||||
4
|
89 33 52
|
±00 00 12
|
89 34 04
|
|
215 53 18
|
||||
1
|
89 36 30
|
±00 00 12
|
89 36 42
|
|
125 30 00
|
||||
∑
|
359 59 12
|
±00 00 48
|
360 00 00
|
|
![]() ![]() ![]() |
5、用函數計算器計算下列各式
(1)sin245°32′46″(要求:寫出按鍵步驟)(3分)
(2)已知△X=35.674m,△Y=-75.596m,求α、S值(要求:寫出計算S的按鍵步驟)。(4分)
(3) 已知α=345°18′24″,S=138.462m,求△X、△Y值(3分)

按鍵步驟:
(2)、α=tan-1(35.674÷-75.596)+360=334°44′14″
S=√(35.6742+75.5962)=83.591m
按鍵步驟:
![]() |
![]() |
(3) △X=138.462×cos345°18′24″=133.934
△Y=138.462×sin345°18′24″=-35.120
6、如圖所示為一水準路線的觀測數據,試完成其記錄和計算。

水準測量記錄表
測站
|
測點
|
后視讀數(m)
|
前視讀數(m)
|
高差(m)
|
高程
|
||
+
|
-
|
||||||
1
|
后
|
A
|
1.852
|
1.203
|
0.649
|
|
HA=214.140
|
前
|
TP1
|
||||||
2
|
后
|
TP1
|
1.561
|
1.376
|
0.185
|
|
|
前
|
TP2
|
||||||
3
|
后
|
TP2
|
1.645
|
1.428
|
0.217
|
|
HB=215.191
|
前
|
B
|
||||||
檢核計算
|
http://wenku.baidu.com/view/ed4a6ac25fbfc77da269b1af.html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