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GPS測量裝置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英文縮寫,作為新一代導航和定位系統,不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連續的精密三維導航和定位能力,而且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基于GPS的這些特性,長期以來一直應用于軍事和科技事業。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GPS已更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的測量工作。我公司在引進GPS測量裝置后,經多次在生產一線的應用和實踐后,充分體驗到這一現代技術顯著的優越性。
下面就GPS測量裝置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談一下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GPS測量裝置的配置
GPS測量裝置由一個移動站、一個基站、一只手簿組成,具有節約工作量,便于攜帶,易于整理數據的特點。
二、GPS測量的實施
GPS測量工作主要分為外業工作和內業工作,其工作流程包括:首先對所要觀測電力線路進行整體實地考察,制定觀測計劃,外業采集數據、內業處理數據、繪制圖紙。
2.1外業工作
2.1.1選擇基站位置 首先對整條電力線路進行實地考察,選擇合適的基站架設位置,用GPS測量時不要求一定通視,圖形結構也比較靈活,因此,基站位置選擇比較方便。但考慮GPS測量的非凡性,并顧及后續測量,選點時應著重考慮:
①基站位置選擇應遠離功率大的無線電發射臺和高壓輸電線,以避免其四周磁場對GPS信號的干擾。
②觀測點應設在易于安置接收設備的地方,且視野開闊,在視野四周障礙物的高度角一般應小于10°~15°,在此高度角上最好不要有障礙物,以免信號被遮擋或吸收。
③基站四周不應有大面積的水域或對電磁波反射強烈的物體,以減少對路徑的影響。
④對基線較長的GPS網,還應考慮基站四周有良好的通訊設施和電力供給,以供觀測站之間的聯絡和設備用電。
⑤基站最好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他測量手段聯測和擴展。
⑥基站架設完畢開機后,要找一個比較穩固的地方采集校驗點,以便以后校正時使用。
2.1.2測量采集完校驗點后,開始測量工作。
①對新線路進行測量先采集轉角桿桿位,如J1、J2、J3……,然后利用GPS測量裝置的線放樣功能,依次在J1和J2,J2和J3等轉角桿之間采集所需要的地形點、交叉跨越點的數據。
②對已建成的線路進行測量沿線路走徑依次采集所需要的地形點、桿位點、交叉跨越點的數據。
2.2內業處理觀測數據
2.2.1下載測量數據:將GPS手簿上的測量數據下載到計算機中。
2.2.2編輯數據:將不需要的數據點刪除,然后將處理后的數據轉換為繪圖軟件能夠識別的文件類型。
2.2.3生成平面圖:利用繪圖軟件將處理后的數據轉換成平面圖。
2.2.4生成平斷面圖:將平面圖轉換成標準格式的GPS數據,然后再將標準格式的GPS數據轉換成平斷面圖。
三、通過GPS測量裝置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得到如下體會:
3.1GPS測量裝置在進行線路測量時不受天氣的影響。GPS測量裝置采用的是衛星定位原理,在進行觀測工作時,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續地進行,在視線不佳的天氣或夜間都可以,這是光學測量儀器所無法比擬的。
3.2GPS測量裝置大大提高了在輸電線路高程測量時的工作效率,簡化了測量程序,縮短了測量時間。
3.3GPS測量裝置對測量的數據具有存儲功能,測量結束后通過繪圖軟件可以直接生成平面圖和斷面圖,減小了繪圖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4GPS控制網選點靈活,布網方便,基本不受通視、網形的限制,非凡是在地形復雜、通視困難的測區,更顯其優越性。但由于測區條件較差,邊長較短(平均邊長不到300m),基線相對精度較低,個別邊長相對精度大于1/10000。因此,當精度要求較高時,應避免短邊,無法避免時,要謹慎觀測。
3.5GPS測量裝置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且觀測時間在不斷減少,大大降低了作業強度,觀測質量主要受觀測時衛星的空間分布和衛星信號的質量影響。但由于個別點的選定受地形條件限制,造成樹木遮擋,影響對衛星的觀測及信號的質量,經重測后通過。因此,應嚴格按有關要求選擇基站位置,擇最佳時段觀測,并注重手機、步話機等設備的使用。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