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頂管工程施工偏差測量與糾偏的監理實踐
頂管工作施工技術是一種對環境無公害的非開挖地下管線鋪設和穿越工程的施工技術。頂管施工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施工技術簡單、敞開的自然平衡的手掘式工具管頂管較多,不過無論采用何種頂管技術方法,均要進行頂管施工偏差測量與糾偏的監理工作。而且可以說頂管施工偏差測量和糾偏工作是頂管施工成敗的重要環節,不可輕視。
從工程監理的角度看,如果單純強調頂管施工偏差測量和糾偏,僅是施工質量的被動控制,不過是頂管施工偏差已經造成,通過測量得到偏差數值,實際偏差大于規范偏差允許值所進行的糾偏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對頂管施工前就采取一些預控措施,進行主動控制,對預防頂管施工偏差和防止糾偏就十分重要了。
一、頂管施工質量監理的預控措施
(一)要求承包單位在頂管施工前14天,根據管道所處的土層性質、設計管道的直徑、長度、地下水位。地上、地下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結構與基礎位置、尺寸、高程情況,編制頂管施工方案報監理審查,報業主審定;
(二)對進場的施工隊伍、材料、頂進機具設備以及現場三通一平等施工條件進行審核,符合開工條件時同意開工;
(三)在熟悉施工合同和頂管設計施工圖的基礎上,審查工作坑內后背強度、頂管管口強度是否與頂管長度匹配;核查頂管段的水文地質資料和巖土資料,是否有發生管內涌水的可能,進行頂管段內的地下障礙物的調查,以便采取必要的預控措施,對頂管施工的噪音、地面開裂或下沉的預控,確保頂管施工順利和安全地進行;
(四)檢查為頂管安裝的導軌,能否保證頂管頂進方向是否牢固和正確,檢查兩根導軌內距、坡度等偏差是否在規范允許范圍內;
(五)在頂管施工偏差測量前,應事先把工作井(坑)外坐標和高程引測至測量平臺(在主油缸之間),利用經緯儀測定在工作井壁上預留洞的磚墻上,準確放出頂管中心點和頂管外徑,吊工具管于導軌上,套上第一節鋼筋混凝土管推進至預留洞磚墻上,檢查頂管中線和管內底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
(六)手工掘進工具管段長度不宜過長,適合的長度L/D=1.0~1.5以內,工具管過長會影響糾偏的靈敏度;
(七)頂管施工前應調查分析頂管段的覆蓋土層厚度,如果土層小于2.0~2.5D(D是頂管直徑),頂管會向上彎曲,為此監理應建議采取相應措施。若頂管段的巖土勘察資料表明,地基土承載力低,應要求采取地基加固,以盡可能解決首節頂管低頭和由此引起的后續頂管高程偏差較難控制的問題。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