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贊助首屆全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建設研討會
11月21日-22日,首屆全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建設研討會在廈門召開。全國GIS教育與培訓委員會、GIS理論與方法委員會相關學者、專家,全國開設“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高校領導與骨干教師,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代表共計100余人參加了本屆大會。會議由全國GIS教育與培訓委員會主辦,廈門理工學院承辦,南方測繪公司與廈門精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贊助。GIS教育與培訓委員會主席、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創始人、武漢大學邊馥苓教授擔任會議主席。
全國GIS協會教育與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邊馥苓做了《用數字的眼光看世界》的報告。武漢大學朱國賓教授、云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楊昆教授、廈門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鄔群勇教授分別作題為《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再思考》《空間數據科學專業體系建設初步思考》《應用型、創新型空間信息人才培養模式》的主題報告。四個報告思想深刻、觀點新穎,引起與會專家的強烈共鳴及熱烈探討。
首屆全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建設研討會現場
田楊戈教授代邊馥苓教授做報告
武漢大學國際軟件學院朱國賓教授做報告
'
云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楊昆教授做報告
廈門理工學院鄔群勇教授做報告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以物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IT技術為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增加了新的專業內涵。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推進,物聯網的大量敷設及廣泛感知設備的存在,人類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均貼有時空標簽。所有與空間位置相關的數據統稱為空間數據。空間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可視及應用均發生革命性變革。在數據采集端,物聯網的出現使得數據采集突破了原有測繪地理信息的采集方式;在數據存儲上,非結構化存儲成為主流;在數據分析上,以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為代表的大數據技術成為重要技術手段;在計算技術上,云計算成為核心力量。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成為連接資源、社會與人的重要橋梁。空間信息與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生將成為智慧行業、智慧城市乃至智慧地球產業的主力軍。
會議一致認為,當前專業建設當務之急是成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建設聯盟”,聯盟的主要使命是推動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立;推動專業規范建設;推動專業在其他高校推廣;推動全國性專業品牌學科競賽發展;推動成立計算機學會空間信息技術分委員會;推動構建空間信息技術學科;推動政、產、學、研全方位合作,全方位推動專業發展。參會高校締結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建設聯盟并發布聯盟《廈門宣言》。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