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網報道,4月22日,蘋果公司傳出重磅人事消息,日前聘請了兩名前谷歌衛星部門高管,分別是前谷歌負責航天器操作的總監John Fenwick、衛星工程部門主管Michael Trela。彭博社分析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可能是蘋果開始布局自己的衛星部門的一個信號。
彭博社在4月22日的報道中認為,聘請John和Michael來負責價值不菲的衛星設計和運營,蘋果在這方面下功夫,通常來說都會涉及兩個領域:制造能收集圖片的衛星以及通訊衛星。
John和Michael于2014年加入谷歌,當時的谷歌剛剛以5億美元的代價完成了對致力于衛星圖像的公司SkyboxImaging的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John Fenwick曾是Skybox Imaging的聯合創始人之一,Michael Trela也隨后加入。Skybox當時主要生產與冰箱體積大小差不多的衛星,用于拍攝地球表面幾乎靜止的圖像。此外,John先前曾在美國空軍服役,而Michael則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航天器工程師。然而,今年年初,谷歌將Skybox Imaging改名為Terra Bella之后,又賣給了Planet Labs Inc.。
在去年的一份監管文件中,波音公司詳細地描述了一項計劃,該計劃意在通過1000多臺近地軌道衛星來提供寬帶的接入。彭博社還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波音公司還就此計劃與蘋果進行過談判,詢問蘋果是否有意向作為該項目的投資方,但目前尚不清楚雙方談判最終是否有結果。
然而,在上個月于美國華盛頓特區進行的年度衛星大會上,航天產業的業內人士Tim Farrar在自己的博客中稱,波音公司的上述計劃正得到蘋果的資助。“不難看出為什么蘋果可能要考慮一個衛星計劃。”Tim寫道,還提到《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預計在2025年之前將有來自衛星網絡300億美元的收入。但與此同時,Tim也稱,并沒有任何證據保證蘋果會參與到波音公司前述項目中來。
對于像蘋果、谷歌以及Facebook這樣的國際科技巨頭來說,真正誘惑它們的,是目前全球數十億還沒有任何網絡連接的人群,這類人群一旦有了網絡連接,就意味著數十億的廣告曝光率。但這可能并非蘋果此舉的初衷,因為廣告并非蘋果主要的收入來源。前述波音公司的項目則是為了向人們提供比現有的蜂窩網絡延遲更低、速度更快的網絡連接。
其實早期的航天產業并不是一片大好,也充斥著接二連三的破產和其他類型的失敗。銥衛星電話公司(IridiumLLC)在1999年便申請破產保護,Teledesic(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也在十多年前放棄了“航天互聯網”計劃。近十年來,世界航天領域發展迅速,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像SpaceX公司在2008年9月第一次發射前也經歷過數次失敗。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和Facebook等國際科技巨頭依然對航天產業熱情高漲。
另一方面,蘋果已經開始了嘗試使用無人機來捕捉信息,并對地圖內容進行更新。2015年,蘋果還收購了以太工業公司(AetherIndustriesLLC),是一家研發近空間發展技術,如高帶寬無線電收發器和高空氣球的公司。蘋果將利用以太工業公司來研發近太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