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每一毫米的細心成就優質工程——中鐵一局五公司白芝勇
Cehui8訊 白芝勇同志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工作、學習、生活在施工一線,主要從事鐵路、公路領域的工程測量工作,他工作認真,學習刻苦,不斷創新,先后榮獲近三十項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其主要事跡:
一、孜孜以求、刻苦鉆研。白芝勇工作18年來,先后參與了50多條國家重點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線路復測、工程精測工作,他與測量小分隊北到極寒之地,西到沙漠戈壁,南到崇山峻嶺,東到大海之濱,用“奉獻企業,快樂自己”的理念,凝聚成一項精確的測繪成果。
測量工作在工程建設中就好比汽車的方向盤,指的方向對,工程才不出偏差。隧道在哪兒開挖,走向如何把握,雙向開挖的隧道能否“無縫對接”等,都必須靠精準的數據說話。白芝勇只是一名技校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他為了早日掌握進口測量儀器,每天下班后都會把水準儀抱到辦公室,利用地面、椅子、桌子形成高差,用鋼卷尺將高差量出來,然后用水準儀去測。一次又一次,反復試,最終練成信手拈來就能準確無誤的真本領。其間,白芝勇還完成了函授本科學業,自學了《控制測量學》《測量學》等專業理論知識,掌握了各種進口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使得電子精密水準儀、全站儀、GPS、軌道精調等樣樣精通。
二、恪盡職守、精益求精。測量工作需要“每一毫米的細心”,白芝勇參加工作以來負責的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測繪成果全部一次性驗收通過,無一起測量事故,全部獲得優質工程獎,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和社會經濟效益。在工作中,他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吃的是咸菜、方便面,甚至是餓肚子,盡管條件艱苦,白芝勇沒有怨言始終奮戰在測繪生產一線上。
白芝勇善于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用自主創新和刻苦鉆研進行多項技術改進和工藝提升,依靠高超、過硬的本領不斷解決技術難題。他和同事們克服武廣客運專線瀏陽河隧道3#豎井長距離開挖正洞高精度貫通的施工測量難題,提高了橫向貫通精度,節約成本40多萬元。該成果獲全國第三屆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優秀獎。參加的中鐵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精測對QC小組在“提高CPⅢ平面控制網測量效率”項目中取得顯著成績,被命名為全國優秀管理小組。
三、勇于拼搏、不斷提高。在公司附近的河堤上,同事們總會發現白芝勇的身影,一有空他就練習測量,用他自己的話說,“找手感”。這樣的手感在實際操作中非常重要。中鐵一局五公司以善打難、險、長、大隧道而在業界著稱,施工進行中,測量隊也要定期對工程進行測量把控。在隧道里,光線很暗,掌子面在施工,放炮打眼的令一道一道催著測量人員趕緊結束工作,這手感就是效率。
除了外業的測量手感,內業計算測量數據,也有很多竅門。2004年,白芝勇第一次參加中鐵一局舉辦的測量工技能大賽。他用平時自學的知識在卡西歐4500計算器編程用32分鐘就完成原本要60分鐘完成的計算。這結果,讓在場的裁判和出題老師都不能相信,專門在總結大會上讓白芝勇談談自己的新思路。這件事情也使很多選手受到了啟發,比賽結束后,還經常接到當時參賽人員的電話,向他請教用計算器編程問題。這一次,初出茅廬的測量新兵,開始嶄露鋒芒。
這之后,從中鐵一局到中國中鐵總公司,又到陜西省再到全國,在各種級別的技能競賽中,白芝勇鍛煉自己的同時,也細心地向優秀的同行學習著。最終,于2010年,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資委主辦的“中央企業職工技能大賽工程測量工決賽”中獲得銀獎,實現了從普通工人到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轉變。
四、帶徒授業、團隊學習。白芝勇測量技術高超,被大家尊為“測量技能大師”。他重視團隊學習,主動把所學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工友、大中專學生。積極參與郭明義愛心團隊“送知識下基層”走進西成客專、寶蘭客專,云桂鐵路、合肥地鐵等幾十個項目部,參培人數800多人。他還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驗帶到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和陜西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院校。在他的培養和帶領下,中鐵一局的楊志、壽海峰、楊明等一大批青年逐步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多次代表中鐵一局參加陜西省和中國中鐵系統職工工程測量技能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多人被授予“陜西省工程測量技術狀元”、“陜西省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為了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團隊效應,中鐵一局五公司專門成立了“白芝勇技能大師工作室”。在白芝勇的帶領下,工作室成員三年多來取得“一種改進的高速鐵路CPⅢ標志”、“精密測量儀器防風蓬”等9項國家專利,完成了向莆鐵路高蓋山隧道4#長斜井輔助正洞快速施工技術研究、測量設備管理系統的開發2項科研成果,同時還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篇、完成了公司工藝工法15項,這些創新成果在測量生產中的廣泛推廣和應用,提高了測量成果質量和測量效率,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2015年10月,工作室順利通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驗收,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 (欣 聞)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