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厘米級高精地圖量產瓶頸 寬凳科技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對于自動駕駛,要想達到更高的層級,確保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車輛必須對所處的駕駛環境進行精準感知,高精度地圖的出現,幾乎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在SAECCE 2018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主題分會上,寬凳科技創始人兼CEO劉駿就“突破厘米級高精地圖量產瓶頸”發表精彩演講。
在劉駿看來,現在很多市面上的地圖,雖然也叫高精度地圖,但是精度只比傳統地圖要高一些。劉駿指出:“只有精度在20厘米以內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精地圖。”高精地圖比普通地圖更復雜,不僅要檢測車道,還要檢測轉彎箭頭的位置、確定道路是否有起伏等,高精地圖的采集和量產也就成了制約自動駕駛發展的瓶頸。
劉駿表示:“在地圖測繪方面,寬凳科技采用的核心技術是攝像頭+AI+算法的方式,不僅能將采集精度控制在厘米級,同時能夠快速組網及完成更新數據,有效解決高精地圖的量產瓶頸,推動自動駕駛的快速落地。”
寬凳帶著攝像頭采集設備上路的車輛,在路上跑的同時一邊把采集數據上傳到云端,一邊記錄GPS經緯數據。上傳到云端的數據經過AI識別各種不同的物品之后,并給他們相對的經緯度信號。一天下來采集的數據量非常龐大,所以采集并不是難點,難點在于后面的大數據量的計算和識別處理。
數據處理完成,形成高精度地圖后,還需要把電腦計算的線覆蓋在采集的視頻上面比對是否準確,最后獲得有道路形狀、物體屬性、顏色標識、還有經緯度信息的3D高精度地圖。
劉駿談到:“對上這個照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比如立交橋的橋上和橋下所有的測量都要完美地對上拍攝的照片,這對采集精度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無法規;a,目前除了寬凳還沒有其他公司可以做到這一點。”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后,就可以做多張地圖之間的拼接,組網形成更大的全國地圖。
寬凳科技自從今年年中啟動“百城百萬計劃”,就已經投入上億元,實現100個城市,100萬公里道路的高精度地圖繪制,完成中國道路“主動脈”的鋪設。“現在這張高精地圖已經完成了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川渝等全國重點省市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測繪工作。尤其是像重慶黃桷灣、秦嶺終南山隧道等難度比較大的路段,也均已攻克,并標記出了路燈、指示牌等基礎設施,道路標志,甚至是道路上的虛線。”劉駿談到。
寬凳科技預計2018年底覆蓋整個中國大陸的高速和快速公路,將成為第一個真正能夠實現量產化的高精地圖公司,并將正式發布中國第一張高精地圖。憑借著這些優勢,寬凳科技目前已經與數十家車廠達成合作,用高精度地圖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其致力于本地化的自動駕駛技術。
另外,寬凳科技是國內僅有的具備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從采集設備到數據制作全流程自主技術研發能力的高精地圖數據提供商。劉駿強調,由于特殊的國情限制,想要完成全部的道路勘探,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寬凳科技還要不斷尋求突破,配合國家政策,完成主網覆蓋,為自動駕駛精確制導。
寬凳科技作為擁有自己優勢特長的地圖廠商,憑著著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已經能夠實現厘米級高精地圖的量產,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在于實現商業化落地。(中測網 史婉婉)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