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樓 手機可當“私人導游”
東南網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只要打開手機APP,在2米范圍內,你的手機就會自動呈現這一景點的所有資料。此時手機不僅可以替代導游成為講解器,而且還會為您呈上3D的觀賞效果。15日,記者從福建省測繪學會、超圖軟件聯合主辦的“2014 SuperMap GIS自主創新與應用研討會上了解到,上述的設想在今年年底就有望在客家土樓旅游成為現實。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的簡稱,它可以在應急救災、規劃設計、旅游等多個領域廣泛地應用。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已經建成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據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簡燦良介紹,基于這個平臺,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應用。他舉例說,基于這一平臺,園林部門可以繪制出城市古樹名木的分布,旅游部門可以繪制出各個溫泉的分布;城市規劃在這一平臺的基礎上就可以了解到,哪條路段的拆遷建設更合理更科學;應急救災時就能了解到哪個路徑最便捷等等。“有了這一平臺,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又邁進了一步。”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市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也正在建設,福州和廈門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將在明年建成。
在研討會現場,一臺電腦展示三維客家土樓的全貌。從這里,大到土樓全景,小到土樓內部的一塊牌匾都顯示的非常清楚。記者在電腦前虛擬體驗了一番,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福建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崇成博士告訴記者,這一系統名為客家土樓三維漫游系統,是GIS技術在文化遺產數字化、智慧旅游方面的應用。
“以往景點的介紹都是通過相片等方式,但是現在可以三維地展示給游客,從文物、大量建筑物或是重要的歷史人物形象等等都可以。”陳崇成介紹,系統建成后,游客可以通過互聯網虛擬體驗景區的游玩,而系統還可以根據你的出發地點為您提供路線,同時還能夠預判景區游客量,這對吸引游客來說很有優勢。而更為吸引人的是,來到景區后,你只需要帶上您的手機和耳機,就相當于攜帶了一名私人導游。
陳崇成說,以往旅游的模式是一個導游在前面走,后面一個團的游客在聽,而這樣的模式對于文化旅游來說顯然是不適宜的。而這一系統建成后,游客只要帶上手機和耳機,在景區特定位置2米距離內,手機就可以自動感應,成為“私人導游”。游客不僅可以把手機當作講解器,還可以在手機上觀看這一景點的所有故事傳說、視頻、音頻等等。游客也無需走固定的路線,只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區域就可以。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一系統已經采集了23座土樓和古田會址等紅色旅游景區的信息,這一系統今年年底即將建成上線,屆時游客就可以在客家土樓和紅色旅游中體驗智慧旅游的魅力。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