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行時代”來了 噴氣背包中國首飛
在電影《明日世界》中,少年弗蘭克自己發明了一個“噴氣背包”并無意間闖入了一個華麗的明日世界。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個人飛行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就差打魁地奇了。 然而噴氣背包這個東西已經走出了人們的想象力,世界上已經有一群瘋狂的家伙們對它進行了試驗。現在,他們帶著噴氣背包來到了中國! |
7月11日,百度新聞與極客公園聯合主辦的「The BIG Talk·新飛行時代」峰會,見證噴氣背包中國首飛!還有包括無人機在內的全球最前沿的飛行科技!

真人版「火箭飛行兵」
GoFast 噴氣背包的創始人Troy Widgery 坐在辦公室里回憶起23 年前的那一天,仿佛一切就發生在昨天一樣。那天他乘坐一架小型飛機進行跳傘訓練,半空中其中一個引擎突然熄火,飛機迅速墜向了地面。飛機上的22人中有16人死亡,其中包括Troy 最好的幾個朋友和飛行伙伴。
在那次事故之前,Troy 是世界上最好的跳傘運動員之一。成長于落基山脈(RockyMountain)腳下的丹佛市,從童年時代起,飛行就是他的夢想。他在幼年時代曾多次嘗試舉著傘或者垃圾袋從屋頂跳下,所幸沒有受傷。而從十五歲第一次接觸跳傘運動后,他立刻愛上了這項運動。
“當你在空中的時候,你的視野是如此開闊,精神高度集中,放佛世間的一切瑣事都與你無關。”

而1992年的那次飛機失事徹底改變了Troy的人生軌跡。那次事故中,Troy 雖幸免遇難但身受重傷,肋骨和腿骨骨折,在醫院躺了數月之久。Troy說,他清楚的記得那天發生的所有事情,但飛機墜毀的瞬間他卻失憶了。此后的數十年間,他不停的想填補那段時間的空白。
除了熱愛極限運動,Troy 還是一名出色發明家和工程師。三年后,他回到了家鄉丹佛,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叫做GoFast。他說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他最好的朋友Tom Falzone, 他于那次事故中不幸喪生。
Troy 解釋說,教練在講授跳傘要領的時候一定會說“Go slow, go slow”。但是Tom 卻總是對他說,“Let’s go fast!”。Tom 去世后,那句話一直在Troy的心頭縈繞。
“Let’s go fast!”
此后的二十年,Troy 一直奔跑在追求極限的道路上,但卻是以另一種方式——他要打造一款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背包。

飛行背包的前世今生
ebay 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 有句名言:“我們想要飛行汽車,最后卻得到了140字的段落”(We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通過智能手機似乎可以實現任何事情——我們可以零成本的和地球另一端的人實現無障礙交流; 我們通過手機app 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線上到線下的服務; 我們還可以用上癮的游戲打發任一無聊的時光。但是,但是我們在自身實現空間位移上卻是停滯不前。
從1969年人類首次成功登月到1972年最后一次登月,整整40年過去了,人類并沒有將自己的腳印帶到更遠的地方;而近地的航天技術在最近半個世紀也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人們想要翱翔天空只能借助于噴氣式飛機。至于我們身邊崛起的Uber 和滴滴快滴們,解決的僅僅是效率問題,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渴望的是另一種飛行工具,一種可以讓人類擺脫地面束縛的終極飛行機器。
“我們已經擁有了放在口袋里的電腦,以及戴在手腕上的電話,為什么不可以有一個背在身上的火箭呢?”
飛行背包的概念最早出現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一部科幻小說里,那時候人們幻想人類可以單純依靠液體燃料的推動力實現單人飛行。可是這談何容易,要知道,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開爾文爵士公開宣稱。“任何比空氣重的機器都不可能飛的起來。”
現實中的噴氣背包最早是由美國軍方在1960年前后研制設計;此后人們不斷改進,才有了越來越小的燃料箱和更加輕便的控制系統。這種"噴氣背包"綁縛在人體背上,發動后,兩個噴射口就會噴射出高熱量氣流,將綁縛、佩戴它的人員推向空中;同時可以通過控制器按鈕控制噴氣推力的大小;達到控制飛行的速度與高度;也可以用減小噴氣推力的方法緩緩地著落。
可以想象,噴氣背包的最大的技術難題是燃料,飛機能持續飛行,靠的是空氣動力學原理。很久以前,科學家就意識到,“向上運動”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因為你離開地面之前,得有足夠的力量來抵抗重力。想象一下僅僅是雙腳離地的原地起跳就要動用全身的肌肉,而你要想離開地面幾十米,更是需要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哪里來呢?目前最實用的能量來源是化學燃料。但這里有一個駁論,你想飛得越久,就需要更多的燃料,而你需要的燃料越多,自身重量就越重,你就需要更多能量來推動它。阿波羅計劃中使用的巨大的土星-5 號運載火箭,其中占總重量最大的就是燃料。而要把一個人送入空中,難度也可想而知。
過去的幾十年,噴氣背包的開發者們就是在與重力的搏斗中度過的。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