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測繪太空垃圾分布圖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人類太空探索事業的不斷發展,太空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垃圾,從廢棄衛星到火箭碎片等。據估計太空中至少有21000個較大人造物殘骸,那里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過多的太空垃圾對太空飛行和太空探索的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為了更好的跟蹤定位太空垃圾,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在線軟件,該軟件可以用來實時跟蹤定位環繞地球飛行的所有人造物的殘骸和衛星,并形成太空殘骸分布圖。
這幅人造殘骸分布圖顯示了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越來越擁擠。每一個點代表一片太空殘骸。
利用“太空填充物”在線搜索功能,用戶可以搜索到某特定的太空船或太空殘骸。圖中的軌道線是國際空間站的軌道線,恰好穿過最密集的太空垃圾區。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認為,隨著太空垃圾數量越來越多,地球周圍的空間顯得越來越擁擠,這給未來的太空探索和太空飛行帶來了巨大的安全威脅。據估計,太空中環繞地球飛行的人造物,尺寸大于10厘米的就有至少21000件。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學生詹姆斯-約德爾近日創建了一個名為“太空填充物”的網站,通過該網站用戶可以精確地看到每一個正在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和探測器的實時位置、軌道和速度。借助這一工具,用戶可以根據相應的國際代碼,快速地搜索到和定位某特定飛行器。
本圖顯示了“阿里亞納-斯利達”衛星適配器的軌道,它應用于“阿里亞納”火箭中將多個衛星送入軌道。
本圖顯示了地球周圍太空垃圾的密集程度。
大多數的太空垃圾都擠在低地軌道上,與國際空間的軌道非常接近,對國際空間站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些垃圾包括美國“Iridium 33”衛星與俄羅斯“Cosmos 2251”衛星碰撞所產生的碎片。2009年,俄羅斯廢棄衛星“Cosmos 2251”撞上了美國“Iridium 33”衛星,在太空中產生了大量的碎片。其它垃圾還包括火箭殘骸、衛星殘骸等。
在由“太空填充物”在線軟件繪制的殘骸分布圖上,衛星和望遠鏡被標注為紅色,而廢棄火箭則顯示為藍色,其它殘骸則顯示為灰色。分布圖上一些最遙遠的人造垃圾,則是一些失效的天文探測衛星,如1983年由前蘇聯發射的“Astron UV”太空望遠鏡,其殘骸現在距離地球大約16萬公里。美國宇航局發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所用的火箭推進器碎片現在距離地球大約7.1萬公里。
美國GPS系統使用了一個衛星網絡,這些衛星正在以正常的軌道環繞地球運行。它們雖然與環繞地球的其它人造物距離相對較遠,但它們仍然存在與太空殘骸相碰撞的危險。
本圖顯示了由前蘇聯于1983年發射的“Astron”太空望遠鏡的軌道。如今,這一廢棄的人造物也成為了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
美國宇航局認為,所有這些殘骸都會對太空探測器和安全飛行構成威脅。“即使極小的殘骸,都有可能對正在服役的太空器造成巨大的打擊。太空器的殘骸護罩只能夠保護零部件不被直徑不大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所破壞。”美國宇航局估計,地球周圍直徑介于1厘米到10厘米的太空垃圾有大約50萬件,而直徑小于1厘米的顆粒狀殘骸更是超過了1億個。
美國宇航局利用雷達系統和望遠鏡對地球軌道上的太空殘骸進行了跟蹤,并評估其對衛星、國際空間站等太空探測器所構成的威脅。太空中不斷增多的老化衛星所構成的威脅也不斷增大。美俄衛星碰撞事件產生的碎片更是直接形成了太空垃圾。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宇航員所扔掉的垃圾袋也能夠產生安全威脅。2006年,宇航員皮爾斯-塞勒爾在對“發現”號航天飛機進行維修時丟掉的一把工具鏟、2008年宇航員海德-斯特法尼什丟掉的一個工具包、還有其他宇航員丟掉的手套、老虎鉗、相機、牙刷等也都成為了太空垃圾。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