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員的一天:與烈日做伴
夏季,重慶戶外溫度最高可達50度以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仿佛置身火爐,隨時有種快被“熔化”的感覺。大多數人只能借助空調才能安心工作、生活、休閑,勉強熬過漫長的夏日。但并非誰都可以躲進清涼。肖先華,1983年生人,研究生畢業后到重慶市勘測院做一名勘測員已進入第5個年頭。對于他而言,夏天,意味著更長的外出作業時間,以及更殘酷的烈日考驗。(圖文/鄒樂 包怡)
勘測員都做些什么?城市軌道、樓房、橋梁、荒郊、山林,凡是城市建設需要勘測的地方,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這一天,肖先華需要配合重慶地下管線普查,在白市驛一處鐵路貨運場做相關的管線勘測工作。為了避免早高峰堵車影響工作進程,早上七點,肖先華就和組員謝昌明一起,向工作地點出發。
晨曦鋪灑在工作車外,但肖先華和他的同事們無暇欣賞,他們需要抓緊時間在到達工作地點前打個盹,保證這一天的“硬仗”可以順利完成。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終于到達目的地,四下望去,遠處山腳下三兩戶人家,附近一個鐵路貨運場,除此之外,再無人煙。走到一個荒蕪的山丘下,隨后而來的貨車卷起漫天沙塵,肖先華和他的伙伴瞬間消失在這陣塵土中。
兩分鐘后塵土散去,兩位已經登上山丘,架好全站儀,量好儀器高度,拿出對中桿、PDA(掌上電腦),準備對這塊地域進行管線與地形測量。
謝昌明負責“跑桿”,需要拿著對中桿不斷變換位置,以測量各點的相對高度。不一會兒,他就消失在野草叢生的遠處,漸漸地,又出現在更遠的地方。
肖先華則負責觀察全站儀,并將全站儀上采集到的數據通過藍牙傳送到他的掌上電腦上。只見他一邊在掌上電腦上標記地標,一邊用對講機與謝昌明對話,協調測量工作。
用于記錄數據的全站儀和PDA。
雖然還是早晨,幾分鐘后,肖先華的厚厚的工作服上已經浸濕了大片汗水。野外作業,要求他們必須得著長袖長褲,一是為了防止曬傷,二也是避免被蚊蟲甚至蛇的叮咬。
肖先華告訴我們,進行地形測量是為建筑設計提供地形情況,管道測量是防止施工過程中挖破各種重要管道。除此之外,還有水溝、斜坡、公路、鐵路、各種高壓、低壓線路等,需要記錄的內容達數十項。
肖先華和同事謝長明正在危墻附近進行地形測量。
肖先華說,現在的太陽還算溫柔,有時候遇到天上沒有一絲白云,陽光就直直地照射在地上,那才是真的熱得難受。“地面溫度大概有50多度吧。”不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讓肖先華早就習以為常,“不會中暑,多喝水,適當注意休息。”他說起來很輕松。
他回想起剛從學校出來工作的時候,就是從跑桿做起,每天的日曬雨淋,一個夏天過去,他活脫脫變成了一個“黑人”。“那時候才是真的覺得累,因為工作還不熟悉,動作慢,每天白天在外面累,晚上回去還要整理、制圖,加班到一兩點是常事。”好在,堅持下來的肖先華,如今已經是一名小組長,也成為了單位里的業務骨干。
因為總在外跑,肖先華平均一年會跑壞一雙勞保鞋。
夏季的白晝變得很長,對于肖先華們而言,上班時間需要等到太陽下山后,直到天空一點點黑到看不見了為止。
做完一整天的測量工作,肖先華和謝昌明又趕回辦公室,將測量數據和地圖導入電腦進行整理,“有時候遇到緊急工程,加班到晚上12點都是正常的。”肖先華說。
由于工作強度大、環境惡劣、長期加班等原因,職業病在這個行業經常出現,但肖先華、謝昌明兩人每天只帶基本的防暑、防蚊蟲普通藥物,有時候因為勘測工具太重,為了減輕負重,他們只帶一瓶水,喝完后就只能期盼在深山中偶遇山泉了,“有時候也會去農戶家找水喝,農戶都挺淳樸,愿意幫助人,但他們養的狗太多了,看見陌生人,就沖上來一群,讓人猝不及防。”肖先華笑笑。
“你覺得做這份工作快樂嗎?”“我覺得快樂就是每天都能回家抱抱我剛滿14個月的兒子,還有我的老婆。”肖先華又爽朗地笑著說道。也許,除了專業技術上的擅長和興趣,還有一份家庭的責任感,才讓他日復一日地堅持了四年的勘測工作,并且樂此不疲。 (來自:騰訊·大渝網)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