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PS衛星定位,時隔32日貴陽海關鐘重啟
測繪網訊 昨日,記者從貴陽海關后勤管理中心獲悉,時隔32個日夜,貴陽“海關鐘”再次重啟,并新增了GPS衛星定位。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于1958年美國軍方的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 。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據了解,貴陽“海關鐘”由上海鐘廠設計制造安裝,鐘的直徑約為5.5米,有近5噸重。自1990年投入使用以來,這個西南地區第二大的鐘,就開始伴隨貴陽人走過每一個日夜,至今已有近30年歷史。
據貴陽海關后勤管理中心主任王衛民介紹,他從2000年7月份入職以來,就與“海關鐘”朝夕相處,至今已有17個年頭。王衛民說,早在2001年,由于那時大鐘的鐘面使用的是花崗石材質,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難免會出現脫落的情況,出于安全考慮,最終鐘面被換成了鋼架結構。
而2008年,為了保證時間的準確性,“海關鐘”又經歷了一次“大換血”——將使用多年的機械機芯,換成了電子機芯。
2017年6月份,“海關鐘”停走后,貴陽海關后勤管理中心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用帶有GPS系統的鐘表機芯,代替了老機芯。如此一來,可通過衛星定位調整時間的“海關鐘”,很難會再出現跑快、跑慢等情況了。(測繪網 小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