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證實量子無線電可助地下水下通信和測繪
測繪網訊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科學家證實,量子無線電可以在GPS、普通手機、無線電信息難以抵達,甚至完全不能工作的地方(例如峽谷、水下和地下)實現通信和測繪。當GPS信號難以穿透水、土壤、建筑物墻壁、摩天大樓時,難以用于潛艇、掃雷、軍事或救災時,以及無線電信號因瓦礫或電磁設備干擾的混亂環境下受阻時,該技術可為水手、士兵和測繪員提供技術支撐。量子傳輸是一種全新通信方式,它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絡的核心要素。利用量子糾纏技術,需要傳輸的量子態如同科幻小說中描繪的“超時空穿越”,在一個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又在另一個地方瞬間神秘出現。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瞬間完成的。
NIST科學家正在試驗一種低頻磁無線電——一種超低頻(VLF)數字調制磁信號。與傳統的電磁通信信號不同,該無線電可以在更高的頻率下穿透建筑材料、水和土壤。超低頻電磁場已經在水下通信中得到運用,但音頻或視頻的數據傳輸能力有限,且只能傳輸單向文本,潛艇還必須拖曳繁瑣的無線電纜,放慢速度并上升到潛望鏡深度(18米或地面以下約60英尺)進行通信。低頻通信的最大問題是接收機靈敏度低,現有發射機的帶寬有限,導致數據傳輸速率低。使用量子傳感器將獲得最佳的磁場靈敏度和更長的通信范圍,也可以提供像手機一樣獲得高帶寬通信的可能性。NIST科學家依靠銣原子的量子特性制成磁場傳感器來檢測數字調制磁信號,并通過改變磁場來調制或控制頻率,特別是原子產生的水平和垂直的信號波形。科學家下一步計劃開發改進發射機。(測繪網 小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