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末海洋熱浪出現概率劇增
英國《自然》雜志15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報告稱,對大規模數據及全球地球系統模型的分析結果表明,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海洋熱浪的發生頻次更高、強度更大、襲擊范圍更廣。研究人員指出,1982年—2016年期間,海洋熱浪天數增加了一倍。
海洋熱浪即海洋表面長時間的反常高溫,這一現象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譬如在2016年出現極端海洋熱浪后,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經歷了一次災難性死亡事件;2014年—2016年的海洋熱浪導致北太平洋漁業關閉。除了引起疾病暴發和水產養殖業增長率下降,其甚至可以改變大規模天氣模式。
此次,瑞士伯爾尼大學研究人員托馬斯·弗洛里謝爾及其同事,分析評估了海洋熱浪特征在過去的變化情況和未來的變化趨勢。研究團隊引用了1982年—2016年的全球日均海表溫度數據,以及12個全球地球系統模型對1861年—2100年的模擬結果,說明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將導致海洋熱浪的出現更頻繁、范圍更廣、強度更大、持續時間更久。
基于當前各國的碳減排政策推算,截至21世紀末,全球氣溫相對工業化前水平或將升高3.5℃,在此情況下,海洋熱浪出現的平均概率將達到工業化前水平的41倍。平均而言,熱浪的空間幅度將增加21倍,持續時間將達112天,最大強度將增加2.5℃。
不過,研究人員仍指出,如果21世紀末的全球升溫能控制在1.5℃或2℃以內,這些增幅會相應減少——在升溫為1.5℃的情景下,海洋熱浪的出現概率僅為升溫3.5℃情景下的40%。(張夢然)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