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撞上“農業” 農村也有“大玩頭”
科技人防體驗館。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余夢嬌 攝
第十四屆中國南京軟博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展會以“數字世界、智領未來”為主題,集多項專業功能于一體,為國內外軟件企業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金陵晚報特推出“聚焦2018南京軟博會”系列報道,帶你走進南京的軟件企業,了解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余夢嬌
像“點外賣”一樣買農資,研發無人機代替人工植保,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碰撞“農業”,讓農村也有了“大玩頭”。近日,紫金山新聞記者在徐莊軟件園看到了幾家用高科技助力農村發展的企業。
此行,記者采訪到了一家由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創業致用家鄉的企業——農分期。
“我們團隊的幾個創始人都是出身農村,總想著能為家鄉做些什么”農分期副總裁朱必亮這樣向記者介紹創業初衷。一方面,農民購買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需要輾轉多個經銷商,成本有待降低;另一方面,農業生產前期在人力、種子、化肥、農業機械等部分投入較大。
據了解,農分期根據農業生產特殊性,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全面整合農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生產資料、技術、服務、渠道等各方面資源搭建成農業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縮小廠家與農戶之間的距離。農分期還基于農戶過往的需求搭建出模型,形成具體的經營行為畫像,以數據去支持判斷農戶未來在每個時間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
截至目前,農分期業務已經深入覆蓋江蘇、安徽、河南、江西、山東、河北、湖北等主要農業大省,在全國設立辦事處超過100個,覆蓋種植戶近50萬戶。
徐莊軟件園內還有另一家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幫助農村發展的企業。位于園區內的速度中國,是一家專注于時空信息行業,以核心技術為驅動的中國地理信息百強企業。速度中國的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我們對這套測繪系統的駕駛員除了有專業要求外,身高還必須達到180cm,‘大長腿’才夠穩呢!”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