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方便 切莫“盡信” 有人跟著逆行還發生車禍
事故現場
相關案例
導航已成為出行不可缺少的必備APP——出行前查看、尋找不堵的路線,到了陌生地要尋路、指路。導航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但因過分依賴它也會導致事故的發生。近日,江北一位司機按照導航提示的路線行駛,沒想到逆行開上立交匝道還發生了車禍。
來渝旅游,導航帶他繞了三圈立交
一周前,四川人羅先生帶著一家人來重慶旅游。然而,這趟旅程讓他記憶猶新的,并不是景區的熱鬧場面,而是車載導航讓他繞了不少路。
羅先生回憶說,他開車下高速后,從高家花園立交橋下來到磁器口。一家人準備離開時,卻遇到了困難。“上立交橋的路很多,我按照導航的路線走,連走錯了三次!”在立交橋附近繞了三圈后,羅先生不得不求助于路邊執勤的民警,才得以踏上回家路。
對于羅先生的遭遇,民警表示,可能是高家花園立交橋剛投入使用不久,一些匝道還未通車,導航系統沒有及時更新,因此無法正確導航。
版本太低,導航把老司機都繞暈了
前不久,沙坪壩110快處隊民警在大學城西園二路附近巡邏時,一位駕駛員焦急地過來問:“民警同志,請問璧山北怎么走?”民警告訴他,到璧山北需要走G93環線高速。可駕駛員一臉茫然地說:“我剛從高速下道,下道口還有往璧山的標志呢。”
據民警了解,駕駛員老彭一早就從江北出發,準備到璧山看望一位老友。車載導航提示到璧山北下高速,可行駛到西永互通的時候,有往璧山的路標,老彭就駛下了高速,哪知下了高速不久,導航就提示錯誤,他在十字路口轉了兩圈也沒有看出該往那個方向走。
民警到老彭車上查看車載導航發現,導航多年未更新,與現在的路況不相符。民警考慮到他年齡較大,對大學城道路不熟悉,最后,讓他駕車緊跟警車后邊,將他帶到大學城南二路,告訴老彭直行通過璧山隧道后一公里左右就到目的地。
事件回放
他說是導航“讓”他逆行
8月24日上午9點40分,余先生駕駛一輛小轎車沿江北區魚嘴鎮福港大道鐵路橋往果園港方向行駛。由于對路不是很熟悉,他開著導航,一直按照導航的指示行駛。
在立交橋處,導航指示余先生進入匝道,可剛到立交匝道的中段彎道處,一輛白色SUV就迎面沖了過來,雙方駕駛員立即采取制動措施,但已來不及,“砰”的一聲撞上了。余先生車子的發動機起火,雙方駕駛員立即拿出干粉滅火器將火撲滅,所幸沒有引起人員傷亡。
經交巡警判定,余先生開車逆行,負事故全部責任,他不僅面臨著相應的處罰,還要賠償大約5萬元的車輛損失。
那么,余先生是怎么開上逆行道的呢?余先生事后介紹,他一直按照導航指示的路線開,不知怎么就開上了逆行道。他一直都是蒙的,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錯。余先生還說,在上匝道時,并沒有其他的路,不可能存在他認錯路的情況。
聲音
專家:導航更新跟不上道路發展
專家解釋說,導航出現指錯路、找不到路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沒有及時更新,或是使用盜版地圖的導航系統。“以前導航地圖通常一年更新一次。如今城市道路的建設加快,雖然導航地圖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但始終跟不上道路的發展速度。”再加上一些道路施工信息以及改道信息無法及時更新,因此即使是正版導航,也會經常出現問題。
市民:導航只是輔助,開車的還是人
家住江北區的陳先生是一位新司機,他開車出門基本全依靠導航,也遇到過導航儀指錯路,不得不下車問路的情況。不過他認為,導航儀只是一種輔助司機駕駛的設備,“畢竟駕駛汽車的是人,并不是導航儀。”
市民殷女士曾在一個月之內,因為導航的問題吃了兩張罰單。“一次是走上了逆行道,一次是因為導航失靈找不到路,我下車問路的時候被拍下違章停車。”殷女士說,身邊發生過許多因為導航問題導致的事故,導航儀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畢竟關系到車輛行駛安全問題。
本報記者 譚遙
警方提醒
導航系統在提供便捷的行車方向指引時,由于某些技術上的缺陷,許多導航地圖未能做到及時更新和維護所有道路信息,不能給駕駛員朋友提供安全有效的指引。因此,駕車上路時不能完全依賴導航系統,要多注意路面上的行車指示!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