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展”現新生活

工作人員在介紹益農信息社服務平臺。 本報記者蘇強攝
本報記者張桂英
智慧農業,溯源系統,大數據服務……本屆綠博會上,設立在綠色未來板塊的“互聯網+農業”展區,以實物展品結合聲光影像技術的方式,展示出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衛星遙感、移動互聯、無人機等先進信息技術和設備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領域的應用進展,讓人們耳目一新,紛紛駐足,展區內熱鬧非凡。
省農委信息中心主任李能建告訴記者,為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新趨勢,近年來我省以“互聯網+農業”為抓手,推進先進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融合,在全國率先掛牌成立了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建設了1458個“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以及覆蓋全省的黑龍江大米網;打造出省級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集群;整省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目前全省8857個行政村都建成了益農信息社,其中一半以上的信息社開設了網店,實現了普通農民不出村,經營主體不出戶的便民服務。本屆綠博會,經廣泛征集、嚴格篩選,共有7家技術單位的項目進區參展,展區分為互聯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四大板塊,全面展示“大、智、移、云、物”等先進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成果。
“微軟創投加速器——全球唯一從事智慧農業的成員”,展區內黑龍江威速科技有限公司的廣告牌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公司技術負責人龐術接受采訪時說:“作為省內唯一與‘微軟創投加速器’在農業信息技術領域合作的科技企業,我們在溯源系統和遠程交互指導系統上都獲得了自主研發技術專利。與常規溯源系統不一樣,我們的農產品溯源系統是雙向溯源,一方面消費者通過掃碼查看到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環節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生產者可以通過查看掃碼信息,掌握消費者對產品關注熱點和消費地區分布,為下一步制定生產和銷售方案提供依據。”
“遙控距離5公里,平均每分鐘完成1畝地的農藥噴撒。”在哈工大大數據(哈爾濱)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個伸展著近兩米長臂的巨型無人機格外搶眼。來自中國銀行的兩位工作人員被現場展示的大數據平臺吸引來,他們告訴記者,目前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農業大數據平臺對銀行分辨客戶信用度很有幫助,希望能通過這個展會,找到合作伙伴,助力他們拓展農村普惠金融業務。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