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正式啟動
2018-10-16 16:24:54 來源: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網站
2018年10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北海分局聯合市文明辦、西海岸新區管委、市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動在西海岸唐島灣北岸廣場正式拉開序幕。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小學生、新海洋探索營營員、北海區海洋志愿者、藍絲帶志愿者和熱心市民約60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
世界最大貝殼展覽與研究館即將誕生
啟動儀式上,北海分局副局長孫利佳講話中提出,貝類是海洋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資源,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了營養,但貝殼作為資源回歸大海,所發揮的“物物相關”的自然屬性作用,卻鮮為人知。貝類作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作為大海和大氣的凈化器和沙灘締造者,貝殼對保持海洋和大氣的自然生態系統可持續協調發展,始終起著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借此活動,倡導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理念,引導社會民眾主動送貝殼回歸大海。
活動現場, 西海岸新區副區長張磊娜宣讀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讓貝殼回家”活動任務書,向公眾承諾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將陸續開展系列活動:舉辦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讓貝殼回家”中小學知識競賽;青島貝殼博物館新館動工,全世界最大的貝殼展覽與研究館即將在西海岸新區誕生;青島貝殼博物館創作科普圖書四籍,繼續向社會推出免費講座;“讓貝殼回家活動”依托“海洋探索營”推廣到青島市中小學校;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新增注冊“海洋衛士”志愿者2000名。
活動現場,號角聲響,領導嘉賓與學生代表們共同開啟手印墻,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現場領導嘉賓、中小學生以及市民朋友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奔向海灘,將手中的貝殼拋向大海——讓貝殼回家。
“海洋探索營”落戶15所西海岸新區學校
此次“讓貝殼回家”活動,青島西海岸新區15所學校成為“海洋探索營”新成員。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北海分局聯合愛青島共同開展了“海洋探索營”活動,全市10所中小學成為全國首批由中小學組成的“海洋探索營”學校。“海洋探索營”營員有機會登上科考船、走進海洋宣教基地等參與實踐。
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中小學生代表在專家的帶領下參觀了青島貝殼博物館,由淺入深,通過小小貝殼進行全方位的科普,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大海,了解貝殼,感受貝殼文化。
近千場講座科普十萬青少年
據悉,作為自然資源部“奮進新時代 揚帆新海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的主要延展活動之一,該活動于2017年成功發起第一次公益活動,深受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的歡迎。一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讓貝殼回家”對海洋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的重要意義,網絡直播一周點擊量超過200萬人次,取得較好社會反響。
作為此次活動教育基地,一年來,青島貝殼博物館每季度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一次,已舉行了近千場科普講座,10萬青少年接觸到了貝殼知識;青島貝殼博物館還啟動了“世界稀有珍奇貝類”主題宣傳,完成海洋科普圖書創作4-6輯。同時, 2017年活動啟動以來,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開展“蔚藍計劃”,年度內新增注冊“海洋衛士”志愿者1000名;愛青島手機客戶端成功舉辦了青島市首屆“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知識競賽,西海岸新區十多萬名中小學生參與競賽答題,決賽中脫穎而出的代表隊成員,參與了在舟山舉行的全國海洋夏令營活動。
相關鏈接:
一、貝殼博物館
青島貝殼博物館建成于2013年,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首家民營資本投資,經山東省市文物部門驗收審批的,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文化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海洋特色博物館,總面積2600平方米。目前,該館展出貝殼生物標本4260余種,貝殼化石300余枚,貝殼文物60余件,綜合展出內容屬國內首創。
目前,青島貝殼博物館新館建設籌備工作已經開展,預計兩年后將建成世界最大的貝殼博物館,屆時將展出貝殼標本12000余種,貝殼化石5000余枚,貝殼文物及藝術品800余件。
小貝殼大世界,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服務大眾,貝殼博物館新館正在緊羅密布地籌建中,預計兩年后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建成。新館將展出貝殼標本12000余種,貝殼古生物化石5000余枚,貝殼文化藝術品800余件,涉及科普近24個學科。屆時,一座全新的世界級博物館將會投入使用,為青少年及社會大眾的海洋科普建起一座通向知識彼岸的跨海大橋,再注入一股強大的力量。
二、貝殼的作用
貝貝,是本次“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活動的代言人。貝殼作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對海洋生態有著鮮為人知的重要意義。送貝殼回歸大海不僅解決大量貝殼回收、填埋、焚毀處理等對人力財力的耗費,還對促進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生態系統優化,起到巨大的作用:
1.為微生物提供住所
貝殼承擔著大量海洋微生物居住地的重要使命,可以有效地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2.有利于人工魚礁形成
廢棄貝殼對于人工魚礁的建設形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發揮人工魚礁生態效應、為海洋生態修復和海洋生物資源養護開創新途徑;
3.疏松沙灘
貝殼可疏松沙灘和灘涂,保證沙灘及淺海灘涂的穩定性;
4.固碳作用
貝藻通過自身的固碳作用,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擴散速率,從而對減排二氧化碳起到積極的作用;
5.吸附作用
貝殼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分解油污、吸附重金屬,從而有效維護海洋生態環境。
世界最大貝殼展覽與研究館即將誕生
啟動儀式上,北海分局副局長孫利佳講話中提出,貝類是海洋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資源,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了營養,但貝殼作為資源回歸大海,所發揮的“物物相關”的自然屬性作用,卻鮮為人知。貝類作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作為大海和大氣的凈化器和沙灘締造者,貝殼對保持海洋和大氣的自然生態系統可持續協調發展,始終起著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借此活動,倡導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理念,引導社會民眾主動送貝殼回歸大海。
活動現場, 西海岸新區副區長張磊娜宣讀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讓貝殼回家”活動任務書,向公眾承諾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將陸續開展系列活動:舉辦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讓貝殼回家”中小學知識競賽;青島貝殼博物館新館動工,全世界最大的貝殼展覽與研究館即將在西海岸新區誕生;青島貝殼博物館創作科普圖書四籍,繼續向社會推出免費講座;“讓貝殼回家活動”依托“海洋探索營”推廣到青島市中小學校;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新增注冊“海洋衛士”志愿者2000名。
活動現場,號角聲響,領導嘉賓與學生代表們共同開啟手印墻,2018年“愛護自然資源 讓貝殼回家”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現場領導嘉賓、中小學生以及市民朋友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奔向海灘,將手中的貝殼拋向大海——讓貝殼回家。
“海洋探索營”落戶15所西海岸新區學校
此次“讓貝殼回家”活動,青島西海岸新區15所學校成為“海洋探索營”新成員。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北海分局聯合愛青島共同開展了“海洋探索營”活動,全市10所中小學成為全國首批由中小學組成的“海洋探索營”學校。“海洋探索營”營員有機會登上科考船、走進海洋宣教基地等參與實踐。
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中小學生代表在專家的帶領下參觀了青島貝殼博物館,由淺入深,通過小小貝殼進行全方位的科普,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大海,了解貝殼,感受貝殼文化。
近千場講座科普十萬青少年
據悉,作為自然資源部“奮進新時代 揚帆新海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的主要延展活動之一,該活動于2017年成功發起第一次公益活動,深受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的歡迎。一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讓貝殼回家”對海洋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的重要意義,網絡直播一周點擊量超過200萬人次,取得較好社會反響。
作為此次活動教育基地,一年來,青島貝殼博物館每季度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一次,已舉行了近千場科普講座,10萬青少年接觸到了貝殼知識;青島貝殼博物館還啟動了“世界稀有珍奇貝類”主題宣傳,完成海洋科普圖書創作4-6輯。同時, 2017年活動啟動以來,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開展“蔚藍計劃”,年度內新增注冊“海洋衛士”志愿者1000名;愛青島手機客戶端成功舉辦了青島市首屆“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知識競賽,西海岸新區十多萬名中小學生參與競賽答題,決賽中脫穎而出的代表隊成員,參與了在舟山舉行的全國海洋夏令營活動。
相關鏈接:
一、貝殼博物館
青島貝殼博物館建成于2013年,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首家民營資本投資,經山東省市文物部門驗收審批的,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文化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海洋特色博物館,總面積2600平方米。目前,該館展出貝殼生物標本4260余種,貝殼化石300余枚,貝殼文物60余件,綜合展出內容屬國內首創。
目前,青島貝殼博物館新館建設籌備工作已經開展,預計兩年后將建成世界最大的貝殼博物館,屆時將展出貝殼標本12000余種,貝殼化石5000余枚,貝殼文物及藝術品800余件。
小貝殼大世界,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服務大眾,貝殼博物館新館正在緊羅密布地籌建中,預計兩年后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建成。新館將展出貝殼標本12000余種,貝殼古生物化石5000余枚,貝殼文化藝術品800余件,涉及科普近24個學科。屆時,一座全新的世界級博物館將會投入使用,為青少年及社會大眾的海洋科普建起一座通向知識彼岸的跨海大橋,再注入一股強大的力量。
二、貝殼的作用
貝貝,是本次“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活動的代言人。貝殼作為海洋中最基本的元素,對海洋生態有著鮮為人知的重要意義。送貝殼回歸大海不僅解決大量貝殼回收、填埋、焚毀處理等對人力財力的耗費,還對促進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生態系統優化,起到巨大的作用:
1.為微生物提供住所
貝殼承擔著大量海洋微生物居住地的重要使命,可以有效地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2.有利于人工魚礁形成
廢棄貝殼對于人工魚礁的建設形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發揮人工魚礁生態效應、為海洋生態修復和海洋生物資源養護開創新途徑;
3.疏松沙灘
貝殼可疏松沙灘和灘涂,保證沙灘及淺海灘涂的穩定性;
4.固碳作用
貝藻通過自身的固碳作用,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擴散速率,從而對減排二氧化碳起到積極的作用;
5.吸附作用
貝殼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分解油污、吸附重金屬,從而有效維護海洋生態環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