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城市獲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我國國家森林城市目前已達165個
2018-10-16 16:31:38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10月15日,2018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會議提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符合國情、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到2035年,城市森林結構與功能全面優化,森林城市質量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根本改善,森林城市生態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會上,北京市平谷區等27個城市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國家森林城市已達165個。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開展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有22個省份開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設,1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建成了一大批森林縣城、森林小鎮和森林村莊示范。北京市平谷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江蘇省南通市,浙江省舟山市、桐廬縣、安吉縣和江山市,安徽省蕪湖市,福建省莆田市,江西省萍鄉市、武寧縣和崇義縣,山東省濟寧市、聊城市、滕州市、鄒城市和曲阜市,河南省濮陽市、駐馬店市和南陽市,湖北省黃石市和宜都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重慶市榮昌區等27個城市,積極踐行“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不斷推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產生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會議指出,雖然我國森林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總體上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將達10億,城鎮生態需求和生態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迫切需要繼續加大森林城市建設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森林的數量和質量。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要求,各級林業草原部門要堅持以維護生態安全、增進生態福祉、增強生態意識為總目標,以構建功能完備、健康穩定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為總任務,以恢復城市自然生態、營造城市宜居環境為總抓手,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科學規劃森林城市建設,突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與城市發展有關專業規劃相銜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個生態要素,促進整個生態系統得到保護與修復。要著力提升森林城市生態功能,更加注重造林綠化質量,堅持適地適樹,盡量保持城市原有森林、濕地原貌,強化科技支撐,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要加快推進森林城市惠民利民,大力發展城市公園、城鄉步道綠道等生態服務基礎設施,廣泛開展群眾性生態文化活動,建立健全各類生態教育場館和標識系統,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木本糧油等綠色富民產業。要不斷創新森林城市建設載體,突出加快推進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大力推進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進一步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向基層延伸。(焦思穎 )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開展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有22個省份開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設,1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建成了一大批森林縣城、森林小鎮和森林村莊示范。北京市平谷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江蘇省南通市,浙江省舟山市、桐廬縣、安吉縣和江山市,安徽省蕪湖市,福建省莆田市,江西省萍鄉市、武寧縣和崇義縣,山東省濟寧市、聊城市、滕州市、鄒城市和曲阜市,河南省濮陽市、駐馬店市和南陽市,湖北省黃石市和宜都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重慶市榮昌區等27個城市,積極踐行“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不斷推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產生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會議指出,雖然我國森林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總體上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將達10億,城鎮生態需求和生態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迫切需要繼續加大森林城市建設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森林的數量和質量。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要求,各級林業草原部門要堅持以維護生態安全、增進生態福祉、增強生態意識為總目標,以構建功能完備、健康穩定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為總任務,以恢復城市自然生態、營造城市宜居環境為總抓手,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科學規劃森林城市建設,突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與城市發展有關專業規劃相銜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個生態要素,促進整個生態系統得到保護與修復。要著力提升森林城市生態功能,更加注重造林綠化質量,堅持適地適樹,盡量保持城市原有森林、濕地原貌,強化科技支撐,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要加快推進森林城市惠民利民,大力發展城市公園、城鄉步道綠道等生態服務基礎設施,廣泛開展群眾性生態文化活動,建立健全各類生態教育場館和標識系統,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木本糧油等綠色富民產業。要不斷創新森林城市建設載體,突出加快推進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大力推進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進一步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向基層延伸。(焦思穎 )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