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為生態城智慧城市“添翼” 2020年建成基站12座
作為未來“萬物互聯”的關鍵載體,5G技術被業內譽為智慧城市的“基石”。中新天津生態城與中國移動就5G項目在生態城設立試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啟動相關領域的試驗與建設。生態城在通信試驗系統及示范項目建設、民用建筑通信設施配套建設標準及管理辦法研究、公共設施智能管理試驗及示范項目建設三個方面加快建設并取得階段性進展,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動力。
5G建設提速 探索“智慧功能”
作為本市智慧城市建設樣板,生態城與中國移動就5G項目在生態城設立試點簽訂合作協議。在5G通信試驗系統及建設合作示范項目方面,生態城計劃于2020年年底前建成12座5G基站,初步實現利用5G網絡進行智慧城市圖像高清視頻采集回傳及監控功能。截至目前,和風路與中新大道交口、國家動漫園樓頂兩處基站已經建成并完成網絡及業務演示,實現中新大道部分區域的5G網絡連續覆蓋。生態城環境(科技)局副局長黃永浩表示,建設試驗基站和開展相應業務應用示范項目,將為未來5G商用后的基站以及相關應用在生態城的快速部署提供鋪墊,相關創新試驗也將積極提升5G以及無人機創新在城市管理、環境監控、地理測繪、執法指揮等方面的領先應用,提升城市感知管理和服務能力。未來生態城還將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探索無人機城市管理應用的運營服務模式,拉動區域5G、無人機和科技相關產業鏈企業的發展。
規編本市首個地方性標準
生態城將從居民體驗及應用角度出發,規劃編制本市首個民用建筑通信設施配套建設標準及管理辦法,預計于2020年年底完成全部標準及配套管理辦法的編制以及批復工作。目前,生態城已經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啟動區域無線信號覆蓋情況以及覆蓋場景摸排調研,下一步將對無線信號覆蓋試驗小區開展無線信號測試,根據調研情況測試結果最終形成適合生態城實際需求的地方性標準。該辦法的落地實施不僅對于改善區域的無線信號覆蓋質量、提升通信配套建設時效性、降低通信配套成本、提升居民服務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對本市乃至全國的民用建筑通信配套設施建設帶來深遠的影響和指導意義。
增加城市智慧感知觸點
在公共設施智能管理試驗及建設方面,生態城確定了以井蓋、機房等基礎公共設施監控管理作為研究方向,計劃建設NB-IoT(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終端300余個。建成后可覆蓋區域內的智能井蓋、智能配電箱等公共設施,一旦此類設施被非工作人員誤觸,可第一時間回傳現場信息到后臺,通知工作人員巡檢。與此前的物聯網技術相比,該應用既可大幅降低能耗,又能降低人力成本。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區域內完成了88個基站的NB-IoT系統升級和測試工作,預計于2020年中旬完成全部相關智能管理設施的部署及應用工作,從而推動窄帶物聯網技術在城市公共設施管理方面的創新應用實踐,為后續更為全面地普及至城市感知管理提供了經驗。生態城也將結合相關經驗,不斷梳理并提出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加大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運營中的應用,逐步增加城市智慧感知觸點,提升城市管理決策數據支持能力。(新報王祖凌)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