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調中心在大型邊坡和隧道工程防治研究方面獲三項發明專利 為防范潛在地質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研發的“一種模擬極震區邊坡遭受側向沖擊荷載的動力響應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一種模擬隧道遭受底入式側向式耦合的動力響應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一種模擬隧道遭受正斷層逆斷層發震的動力響應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等3項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我國西南地區活動斷裂發育,近年來多次發生破壞性地震,導致部分地段邊坡巖體和隧道圍巖垮塌,造成大規模交通中斷,嚴重影響對災區救援的時效性。
成都地調中心在大型邊坡和隧道工程防治研究方面獲三項發明專利 為防范潛在地質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基于以上問題,成都地調中心研究團隊根據工程地質和地震工程理論,采用自行研制的物理模型試驗裝置,真實再現水平、豎直地震動耦合作用下,強震區大型隧道圍巖和邊坡巖體地震波動力作用響應過程和響應方式,建立地震波與工程巖土體互饋作用機理。同時根據發震斷層與強震影響區隧道和邊坡的相對位置關系,分析隧道圍巖和邊坡巖體在強震作用下可能的破壞模式、破壞位置和破壞程度,為擬建川藏鐵路等西部高地震烈度區大型工程邊坡和隧道圍巖支護設計、防范潛在地質災害提供方法技術支撐。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