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項舉措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
2020-03-02 17:14:21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日前,河北省印發《貫徹落實〈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穩定高效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兼具河北特色和實際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為推進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生態支撐。
《措施》明確,2020年,編制完成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歸并優化方案,合理確定每個自然保護地的功能定位、邊界范圍和功能分區,編制完成全省自然保護地總體布局和發展規劃,完成自然保護區“三區變兩區”及范圍和功能區調整工作,完成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并與生態保護紅線銜接,制定自然保護地內建設項目負面清單,構建統一的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管理體制;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歸并優化,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地方性法規、管理和監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態空間承載力,初步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到2035年,顯著提高自然保護地管理效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建成健康穩定高效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兼具河北特色和實際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保護地占全省陸域國土面積7.43%以上。
《措施》指出,依法劃定確認自然保護地,科學設置自然保護地類型,按要求劃建國家公園,合理確定自然保護地總體布局,整合交叉重疊的自然保護地,歸并優化相鄰自然保護地,將生態功能重要、生態環境敏感脆弱以及其他有必要嚴格保護的各類自然保護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范圍。規范管理自然保護地,明確自然保護地管理職責,依規調整自然保護地并勘界立標,實行自然保護地分區管控,分類有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020年底前制定地方管理的自然保護地設立、晉(降)級、調整和退出規則,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實行分區管控,原則上核心保護區內禁止人為活動,一般控制區內限制人為活動,自然公園原則上按一般控制區管理。依法清理整治探礦采礦、水電開發、工業建設等項目,依法依規對自然保護地內的耕地實施退田還林還草還湖還濕。
《措施》提出,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加強自然保護地評估考核,健全執法監督機制,依托全省現有自然資源監測平臺,建設河北省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調查監測網絡體系,建立健全以生態資產和生態服務價值為核心的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和辦法,適時引入第三方評估制度。適時將評價考核結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