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發布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020-04-10 17:35:28 來源: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4月1日,龍巖市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教育局聯合發布《龍巖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經過今年汛前排查,龍巖市確定列入各級年度地災防治方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564個,其中威脅30人以上的村(居)地質災害隱患點有94個,列為市級主要地災隱患點。
龍巖市要求,各相關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分別組織做好村居、尾礦庫(壩)區、水庫、公路、鐵路、臨時工棚及建筑邊坡、學校、旅游景區等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掌握受威脅對象的具體信息,逐點補充完善應急轉移預案,更新、明確具體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編制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設立警示標識,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原則,認真組織防災責任人開展汛前、汛中、汛后的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點及其他易發區域點的巡查排查工作,強化值班值守,建立健全地質災害值班制度,細化值班職責,嚴格值班紀律,做好防災信息上傳下達、險情災情速報等工作。
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結合地質災害監測或調查結果,會同氣象、水利等部門及時預警預報地質災害氣象等級。各級政府應在收到預警預報后,及時啟動響應等級的應急響應,做好防災各項工作。并根據各地質災害點的危險性、危害性和經濟條件,按輕重緩急,有計劃地開展應急降險、搬遷避讓及工程治理。對位于偏遠山區、工程治理投資過大或治理后仍不能有效消除威脅的隱患點和高陡邊坡,鼓勵受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異地集中安置。
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完善應急指揮系統,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強與水利、氣象等部門的會商研判。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向當地政府或者自然資源部門報告,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者災情擴大,適時啟動相應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劃定危險區,設置明顯警示標志,組織做好人員轉移、災(險)情評估和救援工作。
經過今年汛前排查,龍巖市確定列入各級年度地災防治方案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564個,其中威脅30人以上的村(居)地質災害隱患點有94個,列為市級主要地災隱患點。
龍巖市要求,各相關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分別組織做好村居、尾礦庫(壩)區、水庫、公路、鐵路、臨時工棚及建筑邊坡、學校、旅游景區等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掌握受威脅對象的具體信息,逐點補充完善應急轉移預案,更新、明確具體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編制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設立警示標識,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原則,認真組織防災責任人開展汛前、汛中、汛后的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陡邊坡點及其他易發區域點的巡查排查工作,強化值班值守,建立健全地質災害值班制度,細化值班職責,嚴格值班紀律,做好防災信息上傳下達、險情災情速報等工作。
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結合地質災害監測或調查結果,會同氣象、水利等部門及時預警預報地質災害氣象等級。各級政府應在收到預警預報后,及時啟動響應等級的應急響應,做好防災各項工作。并根據各地質災害點的危險性、危害性和經濟條件,按輕重緩急,有計劃地開展應急降險、搬遷避讓及工程治理。對位于偏遠山區、工程治理投資過大或治理后仍不能有效消除威脅的隱患點和高陡邊坡,鼓勵受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異地集中安置。
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完善應急指揮系統,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強與水利、氣象等部門的會商研判。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向當地政府或者自然資源部門報告,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者災情擴大,適時啟動相應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劃定危險區,設置明顯警示標志,組織做好人員轉移、災(險)情評估和救援工作。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