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召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推進現場會
2020-05-15 17:47:47 來源: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5月12日,廣元市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暨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推進現場會在昭化區召開,市自然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洪方,市自然資源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劉彬,昭化區委副書記、區長龍兆學,區委常委、副區長楊武生出席會議。市自然資源局相關科室人員及各縣(區)自然資源局局長、分管副局長及相關業務股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昭化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創新推進“1234”工作法,做好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一是緊扣“1個總目標”。昭化區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會議精神,把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時限提前至6月底,目前已完成非煤礦山整治23個,完成率82%。二是堅持“2項原則”。堅持簡易治理和工程治理分類推進。簡易治理由非煤礦山所在鎮負責,組織專班推進復墾復綠,并每月通報推進情況,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治理,采取一礦一策、一企一策,科學制定措施,確保工程質量,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三是創新推進“3個結合”。生態修復與增減掛鉤相結合,能納入增減掛鉤的項目充分納入,增加財政收入和用地指標。生態修復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復墾的土地發展特色水果、中藥材等,確保生態、經濟效益兼得。生態修復與城鎮建設相結合,位于集鎮范圍內的非煤礦山,復墾復綠后,統一納入城鎮建設用地規劃。四是落實“4個責任”。壓實各鎮屬地責任,鎮黨委書記為非煤礦山治理第一責任人,成立鎮黨委書記、政法委員、派出所所長組成的工作專班,確保責任落實。明確行業部門監督檢查責任,成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經信等部門組成的工作指導保障組,綜合施策,形成合力。落實“公檢法”的司法查處責任,將非煤礦山治理中的亂象納入掃黑除惡范疇,形成強大震懾。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持依法整治與合情合理相結合,妥善處理企業面臨的問題,確保非煤礦山治理加快推進。
孫洪方肯定了昭化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做法,“帶了好頭,提供了好經驗。”他要求,各縣區局一是要認真貫徹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認識到廣元市處于嘉陵江上游、秦巴山脈西段核心區,開展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按照非煤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攻堅戰安排,加快推進治理進度,提升治理質量,確保10月底前完成各項任務;三是要學習昭化經驗,積極推進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與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有機結合;同時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強化工作調度和督察督辦。
會議還現場參觀昭化區梅樹、紫云、柳橋三個磚廠生態修復為耕地的現場面貌,了解該三個磚廠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與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實現有機整合的具體做法。
會議指出,昭化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創新推進“1234”工作法,做好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一是緊扣“1個總目標”。昭化區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會議精神,把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時限提前至6月底,目前已完成非煤礦山整治23個,完成率82%。二是堅持“2項原則”。堅持簡易治理和工程治理分類推進。簡易治理由非煤礦山所在鎮負責,組織專班推進復墾復綠,并每月通報推進情況,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治理,采取一礦一策、一企一策,科學制定措施,確保工程質量,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三是創新推進“3個結合”。生態修復與增減掛鉤相結合,能納入增減掛鉤的項目充分納入,增加財政收入和用地指標。生態修復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復墾的土地發展特色水果、中藥材等,確保生態、經濟效益兼得。生態修復與城鎮建設相結合,位于集鎮范圍內的非煤礦山,復墾復綠后,統一納入城鎮建設用地規劃。四是落實“4個責任”。壓實各鎮屬地責任,鎮黨委書記為非煤礦山治理第一責任人,成立鎮黨委書記、政法委員、派出所所長組成的工作專班,確保責任落實。明確行業部門監督檢查責任,成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經信等部門組成的工作指導保障組,綜合施策,形成合力。落實“公檢法”的司法查處責任,將非煤礦山治理中的亂象納入掃黑除惡范疇,形成強大震懾。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持依法整治與合情合理相結合,妥善處理企業面臨的問題,確保非煤礦山治理加快推進。
孫洪方肯定了昭化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做法,“帶了好頭,提供了好經驗。”他要求,各縣區局一是要認真貫徹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認識到廣元市處于嘉陵江上游、秦巴山脈西段核心區,開展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按照非煤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攻堅戰安排,加快推進治理進度,提升治理質量,確保10月底前完成各項任務;三是要學習昭化經驗,積極推進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與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有機結合;同時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強化工作調度和督察督辦。
會議還現場參觀昭化區梅樹、紫云、柳橋三個磚廠生態修復為耕地的現場面貌,了解該三個磚廠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與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實現有機整合的具體做法。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