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局服務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
2020-07-09 17:35:53 來源: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一是加強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以“三調”工作為基礎,全面系統地調查、核準該市域范圍內山體林地、河流湖泊、灘涂濕地、耕地農田等自然資源要素分布和質量,摸清自然資源家底,清晰界定市域范圍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
二是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思想,樹立“節約和保護也是修復”的理念,全面開展非煤礦山和工礦廢棄地摸底調查,按照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理念推進非煤礦山和工礦廢棄地生態修復,在礦區優先種植鄉土樹種、開花植物,打造公園化、花園式礦區。
三是創新自然資源的價值實現模式。為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提供決策支持,著力開展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試點;大力探索建立各類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核算方法和體系,摸索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轉換機制與途徑。
四是創新自然生態空間的用途管制和開發利用監管。嚴格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對空間準入進行用途管制,注意避開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等。創新土地開發利用方式,探索點狀供地模式,把生態保護要求貫穿土地開發利用的全過程。加快閑置土地處置,對儲備土地暫時無法開發的,建設臨時性公園,在收儲過程中要保護好山體水體,慎砍樹、禁挖山、不填塘。
五是推進全域自然生態要素綜合整治。對全域的自然生態全要素進行綜合整治,以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理念進行項目實施方案編制、項目規劃設計、工程實施等,編制實用型村莊規劃,加大對古民居、古橋、古井、古樹等保護力度,引導補齊農村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六是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督促礦山企業按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要求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實現綠色開采、生態開采,按花園式礦山地目標改善礦區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探索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轉型發展的實施路徑,助力咸寧市建設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
七是創新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規劃編制理念。落實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理念,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及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貫徹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指標,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及市政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傳承城市記憶、保護歷史建筑,強化城市色彩及天際線。
八是加強公園城市社區規劃建設與審批驗收。聚焦公園城市社區規劃建設核心要求,按照“沿街建筑公建化、街道空間景觀化、小區綠地公園化、公服配套綜合化”進行引導、管控。城市新區要按照十五分鐘生活圈要求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老城區要針對性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形成布局均衡、服務均好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