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11項制度組網優化營商環境
日前,為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從改革、管理、實施等3個層面出臺了11項規章制度,形成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網絡化管理體系,實現了橫到邊豎到底的全覆蓋,強力推動工程建設領域高質量趕超發展。
改革層面定流程。該局以自我革命、自我創新的勇氣,緊緊抓住“聯合審查、并聯審批”的牛鼻子,出臺《建設工程許可階段牽頭協調管理辦法》《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聯合審查實施細則》《修建性詳細規劃(總平面圖)及建筑設計方案各階段報審材料清單及審查流程》《建設工程規劃審查工作規程》,變原來逐個部門審批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國安局、市氣象局、市文廣旅局等7個部門聯合審批,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環節,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
管理層面亮尺度。以刀刃向內、直面問題的決心,密織籠子、亮明尺子、標出紅線,出臺《邢臺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邢臺市基層社區非經營性公共服務設施移交管理辦法》《建筑色彩材質管理辦法》,實行對內對外“雙向約束”,全面推行“陽光規劃”。
實施層面辟捷徑。以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的初心,搭建工程建設領域規劃審批直通車、快速路,出臺《邢臺市建設工程規劃變更管理辦法》《簡易項目規劃管理辦法》《臨時建設規劃管理辦法》《工業項目工程規劃許可暫行意見》,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程序,實現項目審批便捷化、規范化,全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同時,該局進一步強化批前服務,持續開展《匠心營城者談》系列培訓,針對行業政策進行廣泛普及、針對難點熱點開展“靶向”解疑,全面提升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項目單位、設計單位的水平和質量,有效搭建交流溝通平臺、增強多方溝通,為項目報批指明路徑,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目前已開展6期,近160多家單位,30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
目前,已有182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事項按照網絡化管理體系,實現聯合審查、并聯審批,審批時限由原來的60個工作日縮短為15個工作日。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