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局為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論證提供無人機測繪服務
3月31日下午,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緊急致電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請求開展無人機航攝,獲取丹巴縣城及東谷鄉高分辨率影像,為即將在丹巴縣召開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現場工作會提供地災防治方案論證測繪保障。
4月1日上午9時,按照應急測繪指揮中心部署,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無人機分隊從成都出發趕赴丹巴,抵達目的地后即刻開展起降場地勘查工作。丹巴縣位于川西甘孜州東部,境內高山對峙,峰巒重疊,峽谷深邃,歷來是無人機航攝的困難區域。此次任務為丹巴縣東谷鄉二卡子溝、丹巴縣城建設街滑坡、丹巴縣城雙擁路危巖等區域,該區域位于“V”型深谷之中,兩邊高山險峻,溝谷落差達2000米,盤山公路曲折穿梭,峽谷氣候多變,無人機幾乎沒有盤旋的空間,周圍也沒有合適的起降場地,四川局此前也曾多次開展丹巴航攝任務都無功而返。
此次航飛不僅肩負著任務囑托,更是挑戰無人機航攝起飛技術瓶頸,十分艱巨。無人機分隊決定想辦法大膽突破,在充分踏勘場地后,首次嘗試采用盤山公路作為起降場地。4月2日清晨,一番仔細的組裝、調試、試飛后,上午8時許,無人機在操控手嫻熟的操控下,克服山高谷深、高原缺氧、風大云多、通訊微弱、信號極差等不利因素順利起飛。上午11時許順利返航,不僅成功帶回丹巴縣城、東谷鄉二卡子溝、甲居村等區域0.2米分辨率無人機影像35平方千米,更是首次嘗試在陡斜的山路上進行無人機起降。執行任務途中,前線隊員還遭遇了落石、大雪、暴雨、泥石流等驚險時刻,一天之內經歷了從30度的夏季丹巴到零下10度的寒冬巴郎山的“四季變化”。一路行來,無人機隊員不懼艱險,勇往直前,用堅強和勇氣詮釋了測繪精神。(程多祥 齊璐 2015.4.9)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