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局無人機完成V型深谷航攝服務地災防治
無人機起飛 攝影:王列
4月2日,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運用無人機成功獲取丹巴縣城、東谷鄉二卡子溝、甲居村等區域35平方公里的0.2米分辨率影像,首次成功嘗試在陡斜的山路上進行無人機起降,突破了在丹巴縣航攝一直無功而返的瓶頸。
3月31日下午,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緊急致電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請求開展無人機航攝,獲取丹巴縣城及東谷鄉高分辨率影像,為即將在丹巴縣召開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現場工作會提供地災防治方案論證測繪保障。
4月1日上午9時,四川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無人機分隊從成都出發趕赴丹巴。無人機分隊抵達目的地后,即刻開展起降場地勘查工作。隊員面臨的航攝任務區域位于V型深谷之中,兩邊高山險峻,溝谷落差達2000米,盤山公路曲折穿梭,扶搖直上,向下便是懸崖深淵,無人機幾乎沒有盤旋的空間,周圍也沒有合適的起降場地。峽谷氣候多變,風向莫測,更給航攝帶來巨大困難。此前,四川局也曾多次開展丹巴航攝任務,但每次都因地勢、天氣等原因無功而返。
此次航飛,測繪隊員不僅肩負著國土資源廳的囑托,更要挑戰無人機航攝起飛技術瓶頸,任務十分艱巨。隊員們心里忐忑不安,但地災防治刻不容緩,身負光榮使命的他們面對困難只能迎難而上,敢于挑戰!無人機分隊決定想辦法大膽突破,在充分踏勘場地后,首次嘗試采用盤山公路作為起降場地。盤山公路依山而建,坡陡路窄,一面是高聳的山林,一面是縱深的懸崖,和以往起降場地大不相同,稍不注意無人機便會沖出場地。如何在曲折的山路上讓無人機成功起降,考驗著隊員的技術水平。
4月2日清晨,隊員們帶上裝備向起飛場地出發。一番仔細的組裝、調試、試飛后,8時許,無人機順利起飛。11時許成功完成任務,順利返航。(程多祥 齊璐)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