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展無人機監測PM2.5研究
2014年8月21日PM2.5四個航次三維分布圖。
5月28日,由浙江省第二測繪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開展的省科技廳項目《基于無人駕駛飛機的三維空氣質量(PM2.5等)監測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研究試驗在臨安市青山湖街道的新建工業園區附近開展,全年共進行了20余次無人機飛行,采集大氣污染物實時數據,時間覆蓋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一天內的各個時間段,形成了以PM2.5為代表的典型大氣污染物在實驗區域的三維分布規律,尤其是垂直分布規律,對大氣污染物在一天內不同時段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建立了基于氣象數據的PM2.5濃度回歸模型。
本項目是國內首次利用無人機技術搭載小型探測儀進行大氣污染物探測和霧霾成因探索,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來自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浙大環境與資源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充分肯定了項目的意義,高度評價了項目組一年來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工作,認為項目為進一步研究霧霾的成因及其流動趨勢提供了數據資料。同時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鼓勵項目組繼續開展下一步的試驗與研究。(郭偉2015.6.9)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