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首次利用高精度無人機植物保護 激發海倫脫貧源動力
東北網9月4日訊(實習記者 崔昕 記者 楊帆)近日,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在海倫市東林鄉掛牌成立定點扶貧無人機飛防植保站,該局八月初在定點扶貧村海倫市東林鄉興海村運用測繪技術搭載植保無人機實現了高精度植保,通過將高精度定位和地圖技術融合搭載植保無人機來實現亞米級(一米內)的綜合高精度定位服務,打破傳統模式降低成本、節約資源,進而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有著技術優勢,而海倫市有著全省重要黑土資源,運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服務地區農業發展是我們的優勢。”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技術人員周源說,農業植保是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植保要求反應迅速,這對勞動力缺失靠人工挨個壟溝噴灑農藥挑戰確實不小,高精準的無人機作業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通過融入HLJCORS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實現亞米級高精準作業,降低每畝植保價格,以及施肥、噴灑農藥成本,實現每畝地植保成本減少0.5元,從植保作業方式、作業效率及經濟成本等諸多方面減輕農民負擔,使農作物增產,為農民增收。

目前,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在興海村成功地完成了不同地片的試飛作業實驗。下一步,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將進一步推廣此技術,對符合條件的東林鄉種植土地農民統一實行無人機飛防植保。為農戶提供基于高精度動態定位的高效、便捷無人機農業植保服務,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打破傳統模式降低成本、節約資源,進而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近年來,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為海倫市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完善、生態與環境保護、農村防災減災等提供了高精度、實時、可靠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結合海倫扶貧工作具體內容,編制完成了涵蓋海倫市101個貧困村的《海倫市精準扶貧圖》;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成果,運用互聯網技術、WebGIS技術和數據庫技術,開發了村鎮管理信息系統,以戶為單位獲取貧困戶、黨員、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等特殊村民基礎信息,建立“一村一戶、一戶一檔”的管理模式。(作者:崔昕 楊帆)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