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物古跡數字化 張祖勛院士團隊利用無人機航測“重建”懸空寺
新聞網訊(通訊員萬舒良)張祖勛院士團隊與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行業應用合作,利用無人機航測解決方案,為山西大同懸空寺建立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助力文物古跡數字化。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近日,張祖勛團隊與大疆開展合作,為懸空寺建立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為文物古跡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持,進而推動文物的研究、分析及保護。
項目主要采用了張祖勛團隊提出的“由粗到細”的影像采集策略,包括用精靈Phantom4RTK拍攝少量影像,大疆智圖建立測量區域的粗略模型,在粗略模型上進行三維航線規劃,精靈Phantom4RTK自動貼近飛行,將精細飛行后的730張照片導入大疆智圖進行三維重建。
無人機立面近景影像采集
整座寺廟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構件變化繁多,建模工作量巨大。大疆智圖在6個小時內完成了730張影像的高精度三維重建。整個建模過程全自動,無需人為再進行參數調整。懸空寺布局極為緊湊,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飛架,虛實相生,空間層次豐富。大疆智圖重建的高精度三維模型精準還原了建筑內的錯落變化,大到滑坡,小至建筑內的一根木頭斷裂,皆可清晰重現。
記者了解到,當工作人員在三維模型上點擊目標部位,便可以輕松測量出對應的坐標、距離、面積和體積,將原本只能由人工定性描述的問題數據化。在模型上發現受破壞或腐蝕的部位,還可進行標注并導出,為針對性的修復提供依據。
據悉,張祖勛院士是我國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在航空(天)影像測圖自動化方面取得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一系列國家和部委的獎勵。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