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全國無人機總產值260億.
Cehui8訊 展會現場有不少大型無人機。據專業人士介紹,無人機體積越大,載重越多,能夠實現的功能也就越多。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25日,第二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會持續3天,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無人機產業聯盟、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大疆創新等企業獲得“首屆全球無人機貢獻獎”。展會發布“全球無人機深圳宣言”,旨在推動全球無人機產業健康發展。
記者采訪發現,來自深圳的無人機企業幾乎“包場”展會,大疆創新、深圳一電、科比特、哈瓦國際、智航等超過300家無人機企業帶來近千架無人機。與往年業內同質化現象突出不同的是,今年的無人機企業更加聚焦細分領域,如警用安保、農業植保、電力巡線、消防等。通過技術創新,無人機領域的“軍民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珠三角成無人機產業“集散地”
“近3年來,深圳市無人機產值以50%的增長率遞增。”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被譽為“全球無人機之都”,眾多知名無人機企業產品遠銷世界各國。據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和深圳市彩虹鷹無人機研究院統計,2016年全國無人機總產值超260億元,其中80%以上的產值貢獻來源于包括大疆創新的深圳市無人機企業。
“我希望在展會上找到來自珠三角的企業合作。尤其是深圳和廣州,這里有許多聞名世界的無人機廠商,科技創新的應用隨處可見。”客商Jacob專程從阿布扎比飛來深圳參觀無人機展會,他希望尋求企業共同開發在物流快遞這一行業領域的應用,“我看過廣州載客無人機將于今年7月在迪拜投入運營的新聞,這實在是太棒了。”
“位于珠三角的深圳、廣州、佛山、東莞以及珠海等是無人機的‘集散地’。”楊金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深圳為例,這里電子信息產業發達,無人機產業鏈完善,這便是珠三角的優勢所在。
飛在空中的“救生員”受關注
無人機可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大類,其中民用無人機分為工業級和消費級。用于個人娛樂、自拍的為消費級,大疆創新一家獨大;工業級則包括影視航拍、農業植保、巡線巡檢、公共安全、物流快遞等,市場剛剛起步,是一片新藍海。
本次展會上,大疆創新展示了一款名為M200的工業防護等級飛行平臺,可廣泛應用于航拍數據收集、巡檢等行業應用。“比如在火災、搜救和自然災害等應用場景中,M200搭載可見光和熱成像的云臺相機,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潛在危險,如同飛在空中的‘救生員’。”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廣州中科瑞泰展示了一款外形酷炫的消防無人機,其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體積龐大,需要多個“彪形大漢”才能抬動,而這樣的無人機在展會并不罕見。“體積越大,載重越多,能夠實現的功能也就越多。” 中科瑞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研制的消防無人機可配備智能避障、多點拋投、氣體檢測等模塊,從而應用在不同的行業之中。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會采用“1+9”主論壇+分論壇的模式,分論壇聚焦行業熱點領域,包括警用安保、精準農業植保、電力巡線、土地測繪、物流運輸、消防及應急救援等行業應用領域。其中,來自深圳的AEE一電航空承辦了警用無人機高峰論壇。
AEE專注于裝備級旋翼無人機,其在警用無人機領域的研發力量強大且不斷創新,目前已經應用于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AEE已取得國家軍工的相關資質,是軍民融合企業的典范,在我國軍用裝備“十三五”預研中,承擔了多個預研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無人機領域的“軍民融合”是必然,技術突破是助攻。應加大力度對無人機相關制度規范及行業標準的管理,使中國警用無人機更加專業化,并借鑒國外警用無人機的發展和管理經驗。“警用無人機技術的創新突破,加速了我國科學執法、陽光執法的建設進程。”有專家說。
■對話
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
未來或人手一臺無人機
南方日報:深圳在發展無人機產業方面有哪些優勢?
楊金才:深圳創新和創業氛圍很好,特別是大學生和海外歸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他們的創新能力很強。近年來,國家改革開放成果顯著,資金有了,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門對這方面的扶植投入也很大,我相信這個氛圍會繼續發展下去。這將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人工智能、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行業跨越式發展。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目前無人機行業還存在哪些不足?
楊金才:無人機行業蓬勃發展,并不代表產業化之路永遠都一帆風順。在我看來,國內部分無人機企業科研投入還很少。此外,不管是行業標準,還是產品的各項標準、空域及安全管理等都是政府要解決的問題,雖然現在已經有部分政策出臺,但還是不夠明朗。無人機行業要想創造效益,還有一段路要走。
國內消費級無人機產業發展全球領先,但在工業級無人機方面,我們在反恐、測繪、核檢測等方面還需要努力。
南方日報:現在無人機行業發展迅猛,未來會有怎樣的趨勢?
楊金才:我認為未來無人機行業發展勢頭肯定不會下降,因為它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我們預計大概會有70多個領域能用到無人機。就像手機一樣,它原來是奢侈品,現在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個通訊工具,未來無人機也可能會人手一臺甚至兩臺。(測繪網 山澗)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