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發布導航產業規劃 30家龍頭開啟百億市場
2013-12-09 23:55:43 來源:
青島財經日報
集聚30家企業,奠定一定的產業基礎,2012年產值近7億元;到2015年,力爭全市衛星導航產業產值過20億元,2020年超過100億元;以示范應用、軍民融合和行業應用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記者從青島市經信委獲悉,為加快青島市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改造和提升交通、漁業、物流、裝備制造等傳統行業,提升公共事務管理能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青島市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近日對外發布。
30家企業形成集群效應
現階段,我市在衛星導航終端產品制造、系統集成、信息服務等環節集聚了約30家企業,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2012年,我市衛星導航產品研發生產總產值約1.5億元,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總產值約3億元,導航與位置信息服務總產值約2000萬元,延伸的地理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2億元。
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一批衛星導航領域的優勢企業,如海信電子的手持式衛星定位與通信終端、杰瑞自動化的北斗衛星導航基帶芯片和終端銷量穩步增長;海德威科技的船用黑匣子、海信網絡科技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華世基電子的北斗多模移動智能終端、青島電子研究所的GPS車載監控終端在交通運輸等領域獲得應用;樂金浪潮、河圖電子、廣電時通電子公司等研發生產單位在集成應用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勘察測繪院、卓爾軟件、青島瑞通等企業的導航與位置服務增長較快。
全市在交通、漁業、水利、港口、航運等行業有較好的衛星導航產品開發和技術應用基礎。公交車、出租車、旅游車、危險品運輸車等運營車輛普遍安裝了GPS監控終端,近半數大馬力遠洋漁船安裝了具有短報文功能的船用北斗監控終端,海洋科研機構使用GPS和GALIL?EO的雙模定位裝置進行海上定位和測繪等。
與此同時,我市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衛星導航人才資源,擁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22所青島分所、41所青島分所、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華北分院、航天半導體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等一批電子類科研院所。
2020年超過100億元
按照規劃,到2015年,力爭全市衛星導航產業產值過20億元,2020年超過100億元。
2020年,元器件及終端產品制造業產值預計超過60億元,位置信息、導航及內容增值服務、運營服務產值超過40億元,輻射和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超過600億元,屆時將青島市打造成為北斗衛星導航的示范應用城市,有力支撐藍色經濟區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
我市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思路是以發展藍色經濟、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形成自主創新能力,以示范應用、軍民融合和行業應用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在未來,我市將重點推動建設導航地面基礎設施、建立技術研發與產品制造優勢、打造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行業應用推廣示范、擴大大眾應用規模等工作。
據了解,我市將在落實國家促進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促進信息消費等相關政策的同時,研究制定衛星導航產業的相關產業政策,全面落實招商引資、技術改造、人才引進、稅收返還、資質標準認證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積極推動園區建設,面向區市招標建設衛星導航產業園區,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建設衛星導航專業產業園區,在土地規劃、環境保護、配套服務建設等方面加大對衛星導航企業的支持力度。
相關鏈接
衛星導航產業高速增長
衛星導航產業是由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系統和用戶終端系統制造產業、衛星定位系統運營維護和導航信息服務等方面組成的新興高技術產業,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芯片、天線等基礎元器件,中游的模塊和板卡、終端產品、軟件產品、電子地圖,下游的系統集成、運營和服務等內容,目前在國內已經形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大產業聚集區。
衛星導航產業是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全球衛星導航應用產業規模從2000年10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77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200億美元。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增長迅速、潛力巨大,產業規模從2003年的40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810億元,2015年預計達到2200億元,2020年將超過4000億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