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應用空間廣闊 輻射大西北
2014-06-20 18:47:38 來源:
寧夏新聞網
6月19日,以“云端互聯智慧三維”為主題的2014 SuperMap GIS自主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在銀川國貿中心假日酒店舉辦。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GIS在寧夏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信息化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SuperMap GIS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寧夏的地理信息資源的建設、城市信息化的建設、電子政務的建設。”寧夏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包敏表示,2014年,是寧夏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希望超圖軟件在寧夏智慧城市建設、云時代的GIS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寧夏大學資環學院院長米文寶說,GIS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高校GIS相關專業的教、學、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寧夏大學將繼續加大對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教研投入,培養專業的GIS高級人才,也希望超圖軟件與學校展開更多的交流,共同為寧夏內陸開放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作貢獻。
超圖軟件總裁宋關福提出,當前已進入“創新2.0”時代,超圖的軟件開發采取敏捷開發的模式,邊開發便了解大家的需求,希望通過研討會的交流,可以與更多GIS界同仁碰撞出更多火花。
GIS成為數字寧夏的基石
GIS即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不同的領域。在寧夏信息化建設中,GIS是基礎數據庫建設、國土資源調查、人口地理信息系統等應用系統建設以及數字寧夏地理空間框架搭建和應用開發等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寧夏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自治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已初步形成了以電信業為基礎,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業競相發展的格局。尤其是寧夏各市的數字城市、西部CA安全認證中心、寧夏教育信息化等重點工程,更是加速推進寧夏信息化建設大步向前發展,無論是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是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作為亞洲最大、技術國際領先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軟件廠商,多年以來,超圖軟件一直為寧夏城市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動態監測提供信息來源,為經濟發展和規劃提供動態決策依據等。據悉,目前SuperMap GIS平臺軟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寧夏水利、電力、高教、國防科工、農業、氣象、統計、氣象、應急防災等各個行業,并突出體現在統計方面,如寧夏統計地理信息系統。
在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寧夏統計地理信息系統主要面向自治區統計局及下屬統計機構、相關委辦局、公司和社會公眾,為其提供經濟普查、人口普查、農業普查、年報定報等各類宏觀統計數據。系統創新統計查詢與分析方式,提供多種信息查詢方式,通過GIS與統計分析模型,能夠實現從查詢結果到地圖可視化展示的轉換,圖文并茂、精美直觀、立體定位;系統基于GIS進行統計分析,將基本單位、宏觀經濟、人口等信息以地理信息為框架進行疊加分析與展現,揭示各行業統計信息在區域上的分布與相互關系,分析現有分布狀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為制定各類發展規劃、調整行業布局提供科學根據。
在農業領域,寧夏農業綜合開發管理信息系統是寧夏又一個充分發揮GIS應用價值的代表性案例。該系統結合寧夏農發工作的以往成果和實際需求,實現了自治區、市縣兩級網絡全覆蓋,整合了農發項目、資金、任務、資源的管理,并結合地理信息,實現了農發項目和資金管理的網絡化、流程化和可視化。系統開發建設了寧夏農業綜合開發知識庫,結合農發信息資源庫,綜合利用GIS、模型分析、知識推理、大規模語義數據分析挖掘以及專家系統等技術,實現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規劃和多層次多目標決策支持,為全區農發工作提供了決策支持功能及信息化平臺。
GIS應用已輻射整個西北地區
在研討會上,記者還了解到,目前SuperMap GIS的產品、應用和服務已經輻射到整個西北地區。從地理國情上來看,西北地區地廣人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特別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構建能夠對該區生態風險信息進行快速、準確的評價系統。同時,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理信息系統在其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超圖軟件也展示了他們在寧夏周邊西北地區的相關案例,這些應用輻射到國土、應急、環保、礦產等諸多行業和領域。
作為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銀獎項目,青海省土地整治管理信息系統是國土應用的代表性案例。系統的成功建設與應用,不僅實現了整治業務的信息化,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青海省土地整治管理信息系統中,能宏觀地看到青海省以前貧瘠且質量較差的土地經過整治后逐漸改變成肥沃的耕地,能夠為土地整治決策提供強大的數據分析、研究等服務。該系統是推進青海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的一項重要的示范工程,在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方面起到了標榜作用。部分省市土地整治主管部門都借鑒了青海省土地整治信息系統的建設經驗,縮短了建設類似系統的時間,節約了經費。
在應急指揮方面,基于SuperMap GIS開發的國家自然災害移動信息平臺讓記者印象深刻。該平臺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評估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由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與甘肅省、州、縣各級政府等組成的現場評估組,綜合運用遙感、地理信息、衛星導航定位和無線通訊技術,依托國家自然災害移動信息平臺的“天-地-現場”一體化業務平臺,利用現場災害信息采集終端重點對舟曲三眼峪、羅家峪及白龍江沿岸等主要受災區域約2.09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房屋、基礎設施、農作物及林地受災范圍、程度等信息進行了詳細核查,并將核查信息實時傳回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同步開展數據處理和分析,成為歷次災害評估中最為細致的一次,采集了大量翔實的災害損失數據,極大地提高了災害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權威性,為下一步的恢復重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在環境保護和監測方面,青海省水資源實時監測與管理系統是一個典型應用案例,具有較強的參考性。該系統緊緊圍繞青海省水資源管理業務中的信息采集、傳輸、存儲、處理、統計分析和信息服務等環節,以全省水資源采集監控點為信息源,以互聯網為信息傳輸的主干道,以青海省水利廳作為信息的集散地,借助先進的信息管理與處理平臺,實現青海省水資源監控數據信息的集中統一管理和處理。
在礦產應用方面,烏魯木齊市礦政管理系統以礦產資源“一張圖”數據中心為基礎,橫向上覆蓋了礦產資源規劃、勘查管理、開發管理、資源儲量、執法監察、規費征收、地質災害、信息發布等礦政管理業務,縱向上形成了部、省、市、縣四級數據交換,貫通了數據的更新、交換、應用、發布等流轉過程。系統更充分利用了GIS系統的空間分析優勢,在日常礦政管理審批過程中,根據統一的坐標框架基礎,疊加各類專題圖層,實現了越界審查、地質災害影響、開發利用方案監管、采掘計劃執行對比等功能。通過“一張圖”綜合監管功能,可監管重大項目,進行趨勢分析,環比統計等功能。
GIS將致力于智慧寧夏建設
寧夏信息化建設目前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空間仍然非常大。
當前,寧夏正致力于智慧寧夏的建設,把云GIS、二三維一體化GIS和物聯網、大數據、移動通信等先進技術手段相結合,將有助于智慧寧夏的建設,將在寧夏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GIS行業的領軍者,超圖多年深耕GIS市場,每每能敏銳覺察行業變化新端倪,挖掘用戶新需求,并借強大的技術和產品之力,為行業帶去GIS應用新思維和新動力。
超圖軟件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當前,GIS迎來“云+端”的新應用模式,由小眾走向大眾。一方面,GIS產業正在擴大,在經濟、社會當中發揮越來越強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受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的影響,GIS產業正在發生裂變,業務邊界不斷向外拓展和延伸,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應用當中。
對于智慧寧夏的建設,超圖表示將繼續攜手寧夏當地合作伙伴和用戶,用先進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寧夏及周邊地區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在生態環保、應急指揮、數字城市、國土、水利、電力、房產、礦藏、石油、文物等領域打造更多的創新應用,為寧夏的經濟社會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