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圖·海南”應用于“威馬遜”災情分析
超強臺風“威馬遜”過境后,海南省有關部門立即組織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天地圖·海南”積極為省海洋部門對災情分析和評估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務。
海南局充分發揮“天地圖·海南”的作用,將海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眾版應用在本次超強臺風的搶險救災中。通過基于天地圖的海南省風暴潮與應急疏散路徑系統,對文昌市鋪前碼頭4.5米水位淹沒及海口市海南大學、得勝沙路、新埠島地區2.47米水位淹沒的分析,統計本次超強臺風導致以上地區被淹沒水位的覆蓋面積,同時給省海洋廳提供了三維影像的淹沒分析圖,使海洋部門更迅速直觀的掌握災情。(唐穎斌 2014.7.29)
附:威馬遜小檔案(2014年第9號超強臺風)
超強臺風威馬遜(英語:Typhoon Rammasun,國際編號:1409,聯合臺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臺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泰語: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
2014年7月18日15時30分,“威馬遜”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登陸,后來又于19時30分在廣東省徐聞縣龍塘鎮沿海登陸,再后來又于7月19日7時10分在防城港市光坡鎮登陸。“威馬遜”前兩次登陸時達到超強臺風級別,是1973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臺風。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