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測繪檔案資料館整理出部分日軍侵華地圖
在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到來之際,陜西省測繪檔案資料館(陜西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向眾多新聞媒體展示了整理出的部分侵華日軍使用過的軍事地圖,各大新聞媒體先后在“八•一五”日本投降紀念日對此作了詳細采訪報道,使公眾了解到更多的不為人知的侵華日軍罪行,也為日本侵華戰爭增添了新的歷史證據。
日本窺視和亡我中華之心由來已久,早在日本“大正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就已經對中國的地形地貌進行了測繪。在檔案館現保存的歷史地形圖中有大量是日本人測繪的我國地形圖,如:江蘇、上海、湖北、重慶、四川、廣東、陜西等地區,上面用日文標注“大正XX年”,“昭和XX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支那派遣軍測量班”等字樣。還有一些寫有“昭和XX年出版,民國XX年測圖”,這些均為日本竊取中華民國地形圖并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這些圖基本都早于日本侵華戰爭前就繪制完成,為侵華日軍作戰提供了地圖準備。
在日軍使用過的地形圖上還能看到標注的有“川陜爆擊目標”,計劃對四川、重慶、陜西一些重要地區和重點目標進行轟炸。每個轟炸目標都用紅色圓點標注,并配有詳細的重要設施名稱,如:電廠、彈藥倉庫、飛行場、兵工廠、糧庫包括學校等。在一些地形圖上還能看到日軍準備進攻區域的地圖,在圖面上將該地區道路、河流信息詳細反映出來,甚至連道路寬度、是否平坦、能通過什么樣車輛;河流的枯水與豐水時水深差距幾米、河流寬度、能否行舟等信息都準確地標注在地圖上。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日本侵華野心早就蓄謀已久,并且為發動戰爭做好了充分準備。在戰爭中對大范圍地區如何實施侵略、如何實施轟炸進行了周密計劃,其所暴露出來的攻擊線路讓人觸目驚心。這些歷史地形圖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罪惡歷史鐵證,是日軍侵略的先鋒軍,開路虎,省測繪檔案資料館將保護好這批珍貴的歷史資料,使國人勿忘國恥,吸取教訓,牢記歷史,警示后人。(陳廣偉 張金安2014.8.21)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