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測繪成果實現突破
為加強海洋測繪成果的有效利用,促進青島市藍色經濟發展和海洋漁業管理,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近期組織全市51個政府部門召開海測成果宣傳推介會。推介會現場,多個部門提出了共享意向,宣傳推介效果十分顯著。
為進一步依托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全面強化青島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龍頭城市的領航作用,青島局積極探索海洋測繪地理信息的廣泛應用,并在國內率先組織完成“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填補了青島市沿岸海域基礎測繪數據的空白,實現了青島市沿岸基礎測繪資料的全面更新和陸海資料的完整統一,為青島市藍色經濟及西海岸新區發展提供了及時完整的基礎保障。
此次海測項目完成的主要內容包括:海域測量方面,對海岸線至離岸2公里或10米等深線進行了水下地形測量,完成面積1708平方千米;陸域測量(含灘涂)方面,對海岸線到第一條主干道范圍內地形進行更新測量,完成陸地修補測量456平方千米;數據制作整理及建庫方面,制作基于1985黃海高程和理論深度基準面的測繪成果4套,并建立數據庫。此外,還對對項目范圍以內的海島(礁)基本狀況和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包括39個海島、189平方千米的淺灘、38處明礁、67處干出礁及20處暗礁等基本地理要素情況。
青島局在實施項目過程中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區域高精度的深度基準面模型,實現了近海區域陸海垂直基準的統一;同時使用機載激光雷達和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解決了灘涂施測困難的問題;依托青島市連續運行基準站系統平臺,開發了中繼軟件,實現了連續運行基準站系統在近海的穩定應用;開發了測量船GPS監控系統,為海上作業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提供了支持。
同時,為更廣泛的推廣應用,青島局還在局網站上發布了海測成果目錄,并印制了成果目錄冊和成果應用申請指南明白紙,向全市政府部門發送,為應用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下一步,青島局將繼續完善服務措施,充分發揮數字青島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作用,逐步建立陸海一體化的數字平臺,為青島市的經濟建設提供優質的地理信息服務。(段江波2014.8.26)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