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技術助力探月工程三期返回飛行試驗器回收
11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順利著陸,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湖北地理信息企業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建的探月工程三期著陸場系統車載地理信息系統為此次返回搜尋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技術支持與保障。
此次“嫦娥五號”的返回艙體積小,再入大氣層速度快,發出的信號也比較弱,且落點散步范圍廣,搜尋難度較大。武大吉奧此次提供的搜救定位技術為讓場地面回收分隊在特殊條件下快速完成搜尋任務提供了保障。
系統采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利用著陸場的矢量、影像、高程數據資源真實再現著陸場的地形地貌,并能實時接收空中搜索分隊、地面搜索分隊、返回器狀態,將搜救現場情況在地圖上進行實時模擬展現。同時,武大吉奧設計了“嫦娥五號”返回器路徑規劃創新方案。方案突破傳統導航沿路搜索的瓶頸,在沒有道路的草原上,根據實際地形情況,迅速精準地規劃出一條平整通暢的道路,并支持特殊條件下的路徑規劃、導航,快速、準確到達返回器的落地點,實現探月工程返回器搜救工作的智能化。
此外,為做好“嫦娥五號”著陸后一系列搜救工作,項目首次嘗試將北京指揮中心展示遙測信息的大屏“延伸”到武大吉奧的車載地理信息系統,方便指揮員實時觀測到衛星艙器分離后的狀態,依此來迅速作出行動決策。此外,系統還接入了北京指揮中心的態勢數據,包括艙器分離點之后的運行軌跡、預報落點、特征點參數等,為搜救工作提供了科學、權威的信息保障。(夏正亮2014.11.3)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