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完成地理國情普查外業核查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于2013年12月初部署啟動,在2014年2月下旬率先從東疆吐魯番、哈密地區開始實施,從今年5月北疆區域天氣逐步全面轉暖進入作業季。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奮戰,全面完成普查外業核查任務,為普查第二階段工作順利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新疆國土面積約166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區,不僅承擔普查區域面積大、任務重,而且外業核查任務多集中在沿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東疆和北疆區域,冬季時間長、作業期相對短。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中關于“幫助中西部困難地區完成普查”的有關要求,自治區普查工作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共同承擔完成。其中,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完成伊犁州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地區、哈密地區、克拉瑪依市、奎屯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烏魯木齊市約48.18萬平方公里區域的普查任務及全區166萬平方公里區域的成果匯總、基本統計、建立普查成果數據庫等有關工作。
為保障普查外業核查任務按期保質完成,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認真履行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按照國務院和自治區總體安排,針對普查范圍廣、涉及部門多、工作時間緊、技術要求高、實施難度大的特點,牢固樹立全局一盤棋和質量第一思想,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多措并舉,加強制度建設和督導巡查,把普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推進新疆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來全力推進。廣大普查承擔單位強化技術統籌,規范過程質量控制,嚴格過程管理,堅持自主創新,開發了基于ARCGIS平臺的地理國情普查軟件—優圖軟件(國情版)并大力推廣使用,實現了地理國情普查數據采集一體化、一站式作業,優化了作業流程,大幅度提高了數據精度和工作效率。同時,與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及軍隊、武警有關部門,以及各地、州、市、縣(市)普查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做好內部組織協調等工作,配合專業普查隊伍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快全區普查工作進度。
根據自治區普查總體進度安排,目前已完成自治區承擔的約48萬平方公里普查正射影像圖(DOM)制作、像控點測量、地理國情要素和地表覆蓋數據采集、外業核查、樣本數據解譯及約46萬平方公里數據整理工作。下一步,將加快開展精細化數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任務,加強2015年時點核準、普查數據庫系統建設、基本統計等工作的技術儲備,堅持邊普查、邊應用的原則,啟動實施新源縣地質災害監測和塔河流域地表覆蓋變化監測工作。(楊世軍2014.11.18)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