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局抓好“四個能力”建設推動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持續發展
為推動青島地理信息行業快速健康發展,做好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測繪保障工作,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圍繞市中心工作建設,依據青島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現狀,著力加強“四個能力”建設,青島測繪地信行業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加強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保障能力,大力推動基礎測繪工作。為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中的基礎保障作用,青島市針對經濟發展需求所急需的項目確立了“先期開展,急用先測,加快應用,提供保障”的工作措施,近年來先后完成全市域的多類型、多比例尺基礎測繪成果并陸續開始了數據更新,基本滿足了全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2014年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完成后,首次實現了青島陸海測繪成果的無縫連接,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近海區域陸海大規模、高精度垂直基準的統一,該成果已在青島藍色經濟發展規劃、海島保護開發和游輪碼頭等多個重大項目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二是加強建設智慧城市測繪支撐能力,大力強化成果應用。數字青島地理信息公共平臺2013年通過驗收,平臺整合了多比例尺地形圖、多分辨率影像圖、三維數據等成果,建立了覆蓋青島市全市域、多尺度、多類型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實現了全市地理信息成果服務方式由分散的提供各種數據成果到“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務的轉變,基于平臺建立起了50余個應用系統,大大增強了服務效率,基本滿足政府應急管理、政務信息化等需求。同時,青島市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大力轉變測繪成果共建共享觀念,向開放型測繪發展,進行多部門多方位的數據交換,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是加強測繪工作統一監管能力,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首先,建立成果共享共用機制。近兩年,青島局先后出臺了《青島市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和《青島市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登記和成果匯交實施辦法》,依法加大統一監管力度,建立了統籌協調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信息采集、持續更新和共享服務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對項目登記和成果匯交合并為一項服務標準,為企業辦理登記和匯交事務提供服務指南,從而把統一監管的著力點從“重事前審批”逐步向“重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其次,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建立了全市地理信息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平臺,把信用信息評價結果作為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另外,在全行業開展了主題為“城市建設測繪為先,行業發展誠信為本”的誠信自律活動,全市90家測繪單位簽訂了誠信承諾書。青島局充分發揮信用體系平臺和誠信承諾書的約束作用,加強獎罰機制,打造全面監管平臺,同時,加強督導服務意識,主動上門企業,通過培訓,政策支持等方式,創造企業良好發展的市場環境。第三,建立執法檢查常態化機制。定期組織測繪資質年度注冊檢查、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地圖市場檢查,不定期組織涉密地理信息成果檢查等,通過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營造統一、競爭、有序的測繪市場環境。此外,還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與企業自律并舉,維護了行業間的公平競爭和正當利益,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極大促進了行業發展。
四是加強引領行業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測繪地信影響力。首先,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出臺為契機,做好青島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規劃。《意見》出臺后,組織全系統人員對《意見》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討論,制定本地區的測繪行業發展規劃,按照任務分工、時間節點有序的穩步推進測繪行業發展。其次,深入調研測繪企業,利用“三心”活動為抓手,積極聽取企業對測繪管理部門的看法,了解企業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全市的優質地圖文化資源,通過舉辦2014首屆中國地圖文化節暨地圖文化論壇、組織“智圖杯·愛我山河”少兒手繪大賽等活動,打造以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地理信息產業,使測繪地信工作在全市的影響力大幅提升。第四,依托青島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成果,發揮海洋測繪龍頭作用,通過組織海測項目應用推介會等形式,積極為西海岸新區、海洋特色教育、游輪母港建設等藍色經濟發展提供支持有力支持。(段江波2014.11.19)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