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稅部門利用衛星地圖監控稅源變化
在科技改變工作生活的今天,衛星地圖竟然與稅收征管連接在一起,組合成“來自星星的寶貝”,讓河北地稅多了一個新征管辦法。
為了強化稅收征管,去年12月以來,邯鄲涉縣地稅局依托網上衛星地圖的圖上測距等功能開展了專項巡查。他們針對網上地圖未完全標識縣域企業名稱、地點的狀況,采取先截圖、再標示的方式,建立了地稅內部“稅源分布圖”,按鄉鎮,對重點稅源、企業名稱進行標示,以方便管理人員對照地圖,按圖索驥,迅速查找到相關企業,比對未納入管理的新項目、新企業。一個依靠衛星精準定位,互聯網作強大支持的征管方法就這樣應運而生。
談起這一控稅模式,該局稅政科科長劉茂林介紹說:“網上衛星地圖就好比是一個‘微縮風景模型’。稅源是發展變化的,反映到‘微縮風景模型’上,就是有的地方多建了樓房、工廠,有的企業增加了占地面積,還有的企業新建、擴建了大型建筑項目。這些變化,過去都得稅務人員下戶跑一圈,才能了解清楚,常常會因跑得不到位,漏掉一些項目。而現在,我們利用網上衛星地圖,足不出戶,就能掌握稅源變化情況,再通過分析、測算、比對涉稅數據,鎖定重點核查對象。這無形中減少了基層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支出,提高了管理效益。”
截至目前,通過應用“網上地圖控稅”新模式,涉縣地稅局將全縣12個未辦理稅務登記的施工項目納入管理,共補征稅費款136.45萬元,對19戶有新增使用土地面積跡象的企業進行實地核實,追征土地使用稅82.07萬元。該局以監控企業土地占用變動情況為重點,利用網上衛星地圖“測距”功能,對企業占地面積與實際申報面積進行比對后,將差距較大的作為疑點數據下發責任分局進行核查,防止少數企業隱瞞土地占用面積,不繳或少繳土地使用稅;以監控未登記企業、未納入管理的建筑項目為重點,發現有地稅部門未掌握的新建企業或項目,及時派人員實地核實。此外,該局還建立了電子檔案庫,及時留存電子檔案,為以后執法取證、管理提供依據。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