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測地形二隊攻堅全國土地調查任務
這是一個團結拼搏、不畏艱難、開拓創新、厚德誠信的戰斗集體。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項目任務中,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二地形測量隊完成西藏自治區39個縣,調查總面積30.31萬平方公里,涉及圖幅1:1萬2857幅,1:5萬有圖區274幅,1:5萬無圖區264幅;完成陜西省四市六縣一區,面積達19409平方公里。其中西藏自治區第二次農村土地調查項目榮獲200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陜西省洋縣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獲2011年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優秀工程獎。2014年12月,該隊榮獲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聯合授予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高度重視 精密組織
國測地形二隊領導高度重視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成立國土調查辦公室,專項負責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等工作,下設技術總體組、質量控制組、資料成果組、安全生產小組等,分別從項目設計、技術指導、重大技術問題解決、質量控制與監督、進度檢查及成果資料驗收歸檔等方面開展工作,有效精簡了工作環節,降低了工作難度,確保了調查工作的有序開展。由于西藏自治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與內地各省市二調工作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為了搶時間、抓質量,按時完成野外調查任務,大隊把西藏二調工作列為本單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隊長帶隊深入測區第一線與作業人員一起加班加點,同吃同住70多天。同時,組織安排內業人員進藏開展作業,為保證進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創新 優質高效
西藏土地種類復雜多樣,幾乎涵蓋了內地所有的地類,同時各地區地理特征明顯,難易程度和復雜程度差異大,技術尺度控制難以掌握。有鑒于此,大隊采取了“先試點,后推廣”的方法。通過試點積累了經驗,找出了不足,為做好西藏第二次土地調查爭取了時間,奠定基礎。
調查中大隊堅持科技自主創新,探索土地調查的新路子。他們創新利用遙感影像解譯樣本的作業方法,科學有效組織實施,保障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正確性。編制《西藏典型地類樣本判讀手冊》,為今后西藏自治區土地地類研究、變更調查與管理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和參考依據。大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歷時3個多月,自主開發了適合西藏第二次農村土地調查項目的內業矢量化專業軟件,充分考慮了第二次農村土地調查的特點和西藏自治區地類的特殊性,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確保生產數據一次入庫。同時,不斷優化作業流程和技術創新應用,確保提供優良的測繪成果。
有機結合 保障完善
在調查工作實施方面,緊密結合西部測圖工程。2008年5月,國測地形二隊進駐西藏,西部測圖區域外業調查工作全面展開,完成了西部測圖區域近30萬平方公里的外業調查工作。土地調查項目與西部測圖工程的有機結合,在數據共享、設備共享的前提下,節約資源,節省資金、人力和物力,實現了一次外業完成兩項工程。
在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中,大隊生產職能部門和作業中隊針對所在測區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氣候和道路等不同特點,制定車輛、儀器、勞動防護等裝備投入配置計劃以及有效的測區安全生產應急預防措施。作業人員安全責任明確,制度檢查執行到位,為在數十次深入險惡作業環境中安全完成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統籌兼顧 協調配合
由于自然條件等的限制,調查工作存在很大困難。大隊精心部署、統籌安排,重視作業隊伍與各地市調查辦的工作銜接,形成了區、地、縣聯動的工作機制。
作業隊伍都是先與各地市土地調查辦聯系,再到各縣(市、區)土地調查辦報到。各級調查辦積極配合,提供相關資料,并做好地類認定等工作。1:1萬調查工作中,各市區縣調查辦、鄉鎮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到現場與調查人員確認地類類型,尤其是對于重點地類逐圖斑實地調查。西藏調查工作的順利完成與各級政府及其土地調查辦公室等部門的通力合作密不可分。陜西省調查工作也與各市縣區國土、交通、水利、民政、林業等部門積極溝通配合,確保調查數據的準確性。
攻堅克難 能打硬仗
做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更好地開展國土資源管理、夯實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基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西藏地區的測量隊員面對艱苦的環境和交通制約等困難,不講條件、勇挑重擔。在任務艱巨、地區狀況復雜的情況下深入到各縣、鄉、村開展工作。在翻越唐古拉山口和昆侖山口時,幾乎人人出現了高原反應。呼吸困難、頭痛、流鼻血的癥狀在作業隊員中很普遍,可大家依舊堅持工作。在昌都地區,大家經常在橫斷山脈的深溝峽谷中穿行奔波,在一個鄉鎮了解完情況,簽字確認后,又奔赴另外一個鄉鎮。那段時間,小組外調返回駐地,經常天已黑,但大家誰也沒有撂挑子。隊員們這種講政治、顧大局、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完成調查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任務歷時四年,國測地形二隊干部職工上下一心、憑借科學的發展理念、領先的測繪技術、優良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測繪服務意識,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