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2014年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4年,廣西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干部職工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全面落實法律法規賦予的管理責任,各項工作經受住了重大考驗,并取得新的成績。自治區本級實現服務總值2.87億元,比上年1.96億元增長46%,再創歷史新高。
第一,重大項目取得新的進展。一是廣西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14年底,廣西地理國情普查綜合任務執行比例達83%以上,基本趕上全國進度。二是數字區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加快推進。數字廣西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正在有序推進,與10個部門簽訂了應用示范和共建共享協議。全區14個設區市有4個市全面建成數字城市建設,3個市完成預驗收;巴馬縣、東興市開展數字縣域正建設。三是“天地圖·廣西”網站運行正常,市級節點穩步推進,應用示范累計9個,天地圖市級節點有4個市建設完成并接入國家節點。四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統一航攝全面啟動,自治區安排項目經費6.88億元,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航攝面積約2.35萬平方千米。
第二,統一監管開創新局面。一是立法、執法和普法工作全方位開展。受國家局委托,完成了《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信用管理制度》修訂稿起草工作;受自治區人大委托,參與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的研究,承擔了廣西濕地空間分布的研究課題任務。配合自治區人大在全區開展了一法一條例的執法檢查。二是市場監管走向經常化、規范化。落實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要求,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2項、下放市局1項行政審批項目全部到位。開展了年度資質巡查、信用評定、地圖市場監管、涉密成果安全保密檢查和測量標志管理等工作。三是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區測繪資質單位發展到539家,覆蓋國土、規劃、交通、水利、電力、農業、林業等行業領域,從業人員11000多人。初步統計,2014年全行業直接服務產值17.6億元,增速超過20%。
第三,基礎測繪扎實開展。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完成整合升級并經過內部驗收,全面完成全區境內589千米的一等水準聯測工作,廣西 CORS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3座站點的設備安裝與調試全部完成,省級站點投入試運營。我局承建的10個國家級GNSS連續運行基準站在質量檢查與監督中獲得全優,其中桂平站得分全國第一。
第四,保障服務再上新臺階。圍繞廣西“雙核驅動 三區統籌”發展戰略,主動服務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前期規劃所需基本圖件和測繪成果數據支持。在原有應急監測車和無人機設備的基礎上,新裝備了三維激光掃描儀和車載移動測量系統,新增一支地面移動測量小組,測繪應急保障的軟硬件建設進一步加強。
第五,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全面落實整改工作,以“弘揚三種精神,打造優良作風”為主題,加強黨建工作,狠抓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各項工作依法依規依程序開展。2014年,我局職能轉變方案和局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意見獲得自治區批準;一批創新項目獲國家和自治區級獎勵,主要包括: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2014年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個,2014年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銀獎2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銀獎1個。5月份,我局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重要平臺,成功舉辦了中國-東盟測繪地理信息論壇,廣西測繪學會作為團體會員加入東南亞測繪協會。
第六,民生工程推進順利。建政路5號和友愛路53號院的危舊房改住房改造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封頂,目前已經開始進入裝修和安裝施工階段,計劃今年10月份將全面竣工并交房給各住戶。根據有關政策要求,全局共有違規多占住房255套,截止目前,已申請辦理退房手續238戶,未辦理清退手續17戶,住房清退工作得到自治區清房辦的肯定。(甘培喜2015.2.13)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